关于蚶子,我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古时候(大约是清末民初的时候吧),奉化西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叫做岩坑村,有一个年轻人,到亭下街买来了2斤蚶子,拿到家里之后不知道怎么吃,就去请教村里最聪明的人——在行六叔公。因为六叔公是跑过码头,见过世面的人,是村子里最在行,最聪明的人,村子里凡是不懂的事情请教他一定能解决问题。
给六叔公看了蚶子之后,六叔公说,这蚶子嘛,我看是吃壳的,把里边的血糊泥似的东西都去掉,把雪白的壳装进砂罐里,然后到火缸里焐12个小时,那么蚶子壳就软了可以吃了。
年轻人按照六叔公说的办法做,蚶子壳装进砂罐里,加水,放到火缸里焐了15个小时,这蚶子壳还是硬得很,根本不能吃。于是又去问六叔公,六叔公说:你焐了几个钟头?我叫你焐12个钟头,你焐了15个钟头了,你焐过头了,现在不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