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吼大叫,
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就用更高的嗓门大喊,
这种画面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家庭都上演过这样“鸡飞狗跳”的场景,
但谁有认真思考过这种局面背后的原因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每个父母都能够在孩子的身上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温柔的父母往往能培养出善解人意的孩子,
而暴躁的父母大概率会教育出坏脾气的宝宝。
如果有一对喜欢用“吼叫”与孩子沟通的父母,
孩子只会有样学样,
觉得当自己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
只能大吼大叫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因为平时爸爸妈妈都是这样沟通的”。
另一种情况是:
3-6岁的孩子正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时候。
孩子能够理解别人的指令,
却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只想遵从自己的想法。
但孩子的语言发育尚不完善,
很多话语他能明白,
却不会表达。
只能用吼叫、哭闹的方式。
所以,如果孩子属于这种情况,
父母一定要多给他一些耐心,
让他平静下来,
慢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告诉他,
不用吼叫和哭闹,
爸爸妈妈也会明白你现在的需要。
👉稳住自己的脾气,降低自己的声音
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
父母给予的反馈不同,
孩子的心理感受也不一样。
当父母用温和的声音与孩子沟通的时候,
孩子的防御和抵触心理会降低,
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爸爸妈妈所要表达的道理。
所以,当孩子在大吼大叫的时候,
爸爸妈妈千万不能“以吼治吼”,
那样只能适得其反。
👉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
我们应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你将心思放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并且帮助他解决问题的时候,
你的负面情绪就已经悄悄飞走了,
而与此同时,
你也会发现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情有可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