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研究发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大幅度提高,就连南极那样人迹罕至的地方,雨水中都含有有害物质,一旦受到影响,恐怕有害健康!
![]() 雨水中的毒性罪魁祸首,是永久性化学物“含氟表面活性剂”(PFAS)。 在过去的10年里,持续通过水道、海洋、土壤与大气到处扩散,目前在南极与西藏高原的雨水和雪水中,也可以发现它的踪迹。 其中部分物质与人类癌症有关,还会导致孩童学习与行为问题、不孕与怀孕并发症、胆固醇增加以及免疫系统等问题。 随着人们对PFAS的了解更加深入,其残留限制大幅下降,指标越来越严格,按照最新指引,世界各地的雨水都被认为饮用后有害。 处理PFAS的最大挑战并不在于毒性,而是其完全无法消散。虽然过去的20年里,部分厂商已经淘汰使用该物质,但它依旧在水、空气与土壤中常见。PFAS物质可用于不粘锅、灭火泡沫和防水衣服上,日常生活中根本离不开它。 2018年,荷兰政府对于土壤中的PFAS浓度制定了新的限制,事后导致70%建筑项目停止,根本没法盖楼了,经过建筑界的抗议以后,荷兰政府只能再度放宽限制。 所以,从经济角度看,强制PFAS执行指引是不可能的。曾经的污染问题留存到现在,直至无法解决,我们期待科学家们找到新的解决方式的同时,也要做好防护,争取减少含有PFAS合成物质对我们自身的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浪漫的收集雨水,烹制香茶,恐怕也无法做到了。欧洲旅游中的浪漫情节,雨中漫步,也成为过去的浪漫了...... ![]() |
来自: 东论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22/08/06 09:49:02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2/08/06 12:30:29 来自 浙江宁波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