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
什么是桌面训练
桌面训练是ABA的基础之一,桌面训练从实质上来说,是自闭症孩子刚刚上手学习时的高速路,训练项目应该完全是一对一的,按照孩子的接受能力、注意力时间和学习方式量身订制。
一个好的桌面训练项目,设计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要排除一切干扰,二是要突出重点内容,三是要求训练师做出判断如何进退。如果孩子出现困难,是什么原因,下一步应该如何计划。
我们可以看出,桌面训练的特点是集中、高效和极强的针对性和个人化。这是其它任何训练方式都无法做到的。几十年的ABA实践证明,低龄的自闭症孩子,如果在初期接受高强度的优质桌面训练,能够迅速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为什么要采取桌面训练的方式?
如果我们了解了桌面训练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对于一个语言、认知、运动、注意力等等方面全面落后的自闭症孩子,桌面训练是提高孩子训练效率的最佳解决办法。更由于低龄的孩子训练都是有窗口期的,提高训练效率意味着为孩子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宝贵时间,许孩子一个更好的预后未来。
对于桌面,家长常常有一些误解:“听说ABA要做一个星期40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而且开始都是做桌面,这么小的孩子,一个星期要坐40个小时?!怎么能行?!”
其实,一个设计优秀的桌面训练项目,目标是让孩子在最短的坐下的时间里掌握最要紧的东西,对于低龄的孩子,训练师的水平至关重要:
1.他要非常了解孩子,项目设计得应该是让孩子每次坐下的时间都不能超过他能保持注意力的时间。
2.他要了解他的认知学习方式,让他在每次坐下学习的时候都有收获。
3.他要了解孩子的娱乐方式,让他能在快乐中学习。所以,40个小时高强度训练,孩子真正坐下来的时间应该非常有限。
还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是:“孩子的天性就是要玩,你让他这么坐下来学,根本违反了孩子的天性,我如果带他做游戏,去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应该比圈在家里学的更快更舒心!”
我们知道,自闭症的孩子之所以落后,是因为他们是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在他们没有被诊断的时候,他们和正常的孩子处在同一环境中,做一样的游戏,去一样的地方,接触一样的人,但他们什么都没学会。那他们被诊断之后,你还带他做同样的事情,哪怕加大频率,会有多大效果呢?就好比说,如果一个孩子不小心摔断了腿,医生让他不要去外面乱跑,让他在康复中心做针对性的训练,相信大家都不会去强调“孩子天性”这回事。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桌面训练就相当于他的康复针对性训练,怎么可以用“孩子天性”去代替呢?
现在也有一些设计好的游戏训练,这些训练相对于桌面训练来说,如果想取得效果,需要对孩子的注意力、理解力、运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为游戏有环境的干扰,有规则的安排,有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这些都会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所以想用游戏来分步骤教认知是非常难的。但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认知的基础,只会跟着乱跑,而训练师也无法判断,一个游戏玩下来,孩子到底学会了什么?孩子在游戏当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原因是什么?后续怎样制定训练计划?这样的游戏能有什么效果呢?
怎样判断一个桌面训练是否有效?
最简单最直接的:一方面看接受桌面训练的孩子在一两个月中是否有进步,是否和训练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于刚开始的孩子,即使功能比较高也不可能一上来就教认知,需要有和训练师磨合的过程,所以可以看孩子是否逐渐变得服从了,听话了,能够逐渐坐下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另一方面,看训练师是否逐渐了解孩子,训练项目是否都是对孩子有针对性的,如果孩子出现问题,训练师是否有变通策略和计划,在训练过程中是真正的在教孩子还是在暗示他。
具体到每个孩子,TA需要桌面训练吗?
如果是一个认知,语言,运动,自理全面落后的低龄孩子,桌面训练是必须的。但随着孩子的进步,严格的桌面训练可以越来越少,因为孩子的进步,意味着他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可以接受在自然环境中学习。
其实,仔细想想,桌面训练的理念并不是ABA训练独有。比如说,学习的时候排除环境的干扰,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是去图书馆,去教室。学习的时候突出重点,根据孩子的反应做出进退。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是在学校中老师把知识系统化,因材施教。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落后了,家长和老师会给他有针对性的补课,请家教。只是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我们对他们要求的起点更低,开始更早而已。
来源|以琳星家园
|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