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首届高职扩招学生的毕业之年,自2019年以来,高职(专科)院校3年累计扩招413.3万人,在疫情对就业产生不利冲击的环境下,有效服务了“六稳”“六保”的目标。
针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就业这一社会关注的重点,前程无忧面向应届/在校专科生发起调研,以了解职业教育人才(专科)的求职意愿、职业和方向、求职进展、雇主偏好等。 调研结果显示,与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相比,专科生预期薪酬达成率较低,六成以上专科生实际月薪在5000元以下。超过三成的受访专科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优先选择是“继续深造,专升本”,专科生就业仍面临结构性不匹配和可竞争机会少等难题。 ![]() 调查称,63.8%的受访专科毕业生预期月薪在5001~8000元,但在已获取录用通知的毕业生中,只有29.3%的受访专科毕业生实际薪酬达到了这一区间。63.4%的受访专科毕业生实际月薪在5000元以下。月薪过万的受访专科毕业生更是寥寥无几,不足百分之五。 前程无忧早前发布的《2021中国重点大学毕业生需求和求职状况报告》显示,高学历与高薪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重点大学(985/211、双一流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们月薪预期多数在8001~10000元,实际获得录用通知的本科毕业生中43.0%的人薪酬在这一水平,且绝大多数雇主提供给2021届硕博毕业生月薪已经过万元。 对比专科毕业生和重点大学毕业生数据可以发现,虽然专科就业实际薪酬远低于重点大学毕业生在意料之中,但在应届毕业生预期薪酬的最终达成率上,专科也要落后十个百分点以上。 调查还显示,超过三成的受访专科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优先选择是“继续深造,专升本”,近八成出于“学历越高,越容易找到好工作”的考虑做此选择。除了求职过程中面临学历限制之外,专科生继续深造的渠道还有待拓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本科招生人数超过440万,专科招生人数超529万,而专科起点本科生人数不足62万。 受访专科毕业生认为,“学历太低,企业要求最低本科”“求职时实习经历欠缺”“目标企业/行业竞争力太大”是影响自身求职结果最重要的三项因素。而薪资待遇、通勤距离、职场发展是受访专科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最先考虑的三类衡量标准。 同时,专科就业过程中,“机会多,但适合的不多”“机会少,不知道适合什么类型工作”是受访专科毕业生面临最多的状况。所在院校处于一线城市的受访专科毕业生明显感受到,就业机会多,但适合的不多,或是有喜欢的工作但是能力不够。二三线城市的受访专科毕业生则普遍认为,求职机会少,在求职中并不受雇主欢迎。在机会少、难就业的现状下,超过八成的受访专科生愿意接受第一份工作是非正式就业(灵活就业)。 结构错配、扎堆竞争是专科生就业难的主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据教育部信息,全国组建了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75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尽管如此,专科生就业仍面临结构性不匹配和可竞争机会少的难题。调查显示,从岗位目标来看,非专业技能类的受访专科生把主要关注点放在了基础运营类、新媒体类、市场推广类、人事/行政类等门槛较低、专业限制较少的岗位上。但从整体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看,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趋势驱使所有行业的企业都往“高科技属性”靠拢,数据类、算法类、产品类工作成为新增招聘主需,生产类、市场推广类岗位进一步缩减,专科生在岗位选择方向上与市场供需仍有错配。 |
来自: 东论 iPhone客户端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