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大学生不愿回基层就业  [复制]

阅读[] 回复[3]

发表于 2023/01/09 13:01:31 来自 浙江嘉兴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2022年2月28日长江日报《“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哪了?基层就业比例攀升,出国人数减少》记者调查了23所双一流高校发布了2021年就业报告,近五年,东南大学赴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从76人增长到了231人。2021年,清华大学毕业生中,赴西部、东北地区等基层部门就业的学生共有270余人,比5年前增长了50余人。华东师范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选调生就业人数为126人,较2020年增长了38人,较2019年增长了80人。从众多学校的基层就业结果来看,相较于前几年基层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是人数增加有限,基层就业仍然占小众。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超过千万,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严峻的情况,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知道自己的就业方向。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空间广阔,但是基层就业却并没有成为热门选择,更多的大学生宁愿选择在大城市做一个普通的职工,也不愿回基层就业。
最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甚至“00后”,很多人从小生活在城市,对基层生活缺乏直观认识和亲身体验。这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相对优渥,大都没有直接接触过基层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学校基本设立于城市货镇街道,学生自升学以来都在城市生活学习。对农村、基层生活不了解,甚至对基层存在刻板印象,认为条件差、生活苦,不太想去基层就业。大学生往往从媒体宣传中认识基层干部,而许多宣传报道侧重于“艰苦朴素”“无私奉献”这样的关键词,这就让少数同学对基层工作产生畏难、怕苦的情绪。再加上电视剧宣传的影响,对于城市工作生活的渲染,使大学生们对城市工作心生向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于城市化,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城市里才有用武之地,基层可能就会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情况。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体系和就业指导方面是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大学生们数年寒窗苦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基层工作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大学生不入基层,基层工作缺乏人才,这是需要反思的问题。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3/01/09 15:40:34 来自 浙江宁波

基层的钱好赚吗,不好赚吧,多吗,不多吧,那来这里干嘛,就喜欢吃苦?

    发表于 2023/01/09 16:20:54 来自 浙江宁波

    什么才是基层?肯得基打工也是基层。

      发表于 2023/01/09 19:44:53 来自 浙江宁波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