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学中医心得
任何问题,抓住主要矛盾都是其核心之一。在中医的初浅学习中,我个人认为阴阳失衡就是人的病根。中医对于一个人生病的认识,分为神病——气病——血病——形病。西医大部分解决的是病程发展到血病、形病的阶段。而我们大部分人,也是只有到了这样的阶段才重视或是知道自己病了。
如果一个人已经到了形病,西医的理论,就是从形上对症解除病灶,多半是外部的干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人体的系统治疗与调理微乎其微,尤其是身体精气神方面的问题。
中医则不然,就算是看上去相同症状的形病,阳不足而使阴胜和阴偏胜而至阳虚都需要分而治之,这是两种不同的主要矛盾,对症的方案也不同。而头痛可能医头,也可能医脚;肝痛对治肝脏,也可能调肾。
中医强调的系统思维原本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思想宝贝,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几乎消失殆尽了。天地神君师亲,在我年轻的时候,觉得是封建迷信,更别说接受了。
现在,随着年岁渐增,经历渐多,再有家父熏染,师父引导,我渐渐的明白了“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绝非封建迷信,“形与神俱、气定神闲”也并不只是俗定成语。由此,我自己认为,不同的年龄能够习得不同的知识,增益智慧,这是人生必修课,我们绝不可“以年长者自居”而停下自我成长的脚步。
而我的师父说,学点中医保家卫民,确实是真知灼见。看过一篇文章,提到说全息学也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领域,其实在我们的中医理论老早就有了。
所以我的师父说:
西医治病,强大,
中医治人,伟大。
|
来自: 东论 iPhone客户端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