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卫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取名自秦始皇观海“海之大观在卫”,600年前,它山、浪港山、银山等诸山是观海卫北边的一道屏障,站在山上能俯视海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此屯兵,勇抗倭寇,为沿海“四大名卫”之一。“卫”是明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卫”下面设“所”,观海卫下设两所,东为龙山所(今龙山镇),西为三山所(今浒山城) ![]() 观海卫的“燕话”,起源明朝时期,戚继光带领福建将士到浙江沿海抗击倭寇,这些福建将士把家乡的“闽南话”带到了这里。为了戊守边疆,福建将士又在这里安居下来,世代繁衍,他们的“闽南话”经过几百年的口口相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燕话”,“燕话”其实是闽南方言变异。“燕话”,亦称“卫里话、暗话”,不仅外乡人听了一头雾水,就连大多数本地居民也弄不清楚在说啥。外地到观海卫的人,尤其是做生意的人更是叫苦不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卫里人说暗话。鸹语声声话八闽,不懂燕语难进城。早先,单位有位福建籍的大学生,往家里打电话,咕噜呱啦的谁也听不懂,但门卫师傅说跟他们家乡话差不多,门卫师傅的家就在观城北山下。我母亲是观海卫人,没听她说过“燕话”,有一次她侄子送来青蟹,母亲突口而出“汪革”,我查了下,这应该就是“燕话”。我的一个哥从小养在观城的外婆家,我们看到狗叫“黄狗”,而他叫狗“黄干”。我问过母亲所谓的“燕话”,她说好象是有这样的话:吃饭叫“吸盘”;吃早饭叫“吸早”;妈妈叫“寄奶”;拉大便叫“拉三”,当然,“吸三”是骂人话了。“燕话”是种口头语言,有语气音调诸多因素,转化成了文字,就失去了它本来的韵味。公众号:君独在 |
[恭喜,此贴已于2023-07-02 16:14:54 在江北区 被 车前子7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发表于 2023/07/02 12:53:55 来自 浙江宁波
十所四卫:大嵩所,爵溪所,石浦前所,石浦后所,郭巨所 ,穿山所,三山所,舟山所,龙山所,钱仓所 。四卫: 昌国卫,观海卫,宁波卫,定海卫
|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23/07/02 22:29:36 来自 浙江宁波
最后编辑时间: 2023/07/02 22:40:02
发表于 2023/07/02 19:13:52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3/07/02 13:37:26 来自 浙江宁波
走过
|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23/07/02 19:50:15 来自 浙江宁波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