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买大饼油条,大饼还在炉子里炙烤,等待中发现店里的一角堆放着好久不见的蜂窝煤,现在这玩意包装都已经是塑封的了,估计是为了方便运输和搬运,不像以前散装的装卸既麻烦又脏。蜂窝煤宁波人叫煤饼,大概上世纪40年代才有的,它的前辈叫“煤球”鸡蛋状,反正两个都是黑不溜秋。阿拉宁波人把烧煤的炉子叫“煤球风箩”,“癞头哥摸蛳螺,癞头阿姆生风箩”,想要把煤炉烧着那可是个技术活,先把废纸点着放入炉子,加些薄的木柴片,待木柴片燃着,加块状的木柴,稍等片刻上面压上煤饼,然后用扇子在风口用力扇动,一股呛人的浓烟随之袅袅升起,待到烟消手酸之时,煤炉已经燃着,先烧壶热水,再炒菜做饭。冬天里一家人坐在煤炉旁“围炉夜话”,火炉上炒着花生瓜子年糕干,锅与铲的碰撞声加上人们欢笑声,此情此景既温馨又温暖……
![]() |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23/09/14 07:00:05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3/09/14 09:48:16 来自 浙江杭州
发表于 2023/09/14 17:43:21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3/09/14 17:47:04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3/09/14 17:49:34 来自 浙江宁波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