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需要的后续,它来了。
快递拿到手是三天以后的事情,拆开之后,不可思议。
一个换药套装里面有两个医用镊子,纱布脱脂棉球,碘酒棉球各五件。
这么一套3块5,我买了五套还送了一盒医用胶布。
拆开一套,马上换药,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洗干净手直接用手操作,因为我发现用镊子人不够灵活。
脱脂棉球是摆设,用不上。碘酒棉球蕴藏着足够多的碘酒。
一块纱布嫌它太厚,剪了一半包扎上手,更透气。
这么一来,真精明点的用的话,一套甚至可以换五次药。
所以在这里3.5元至少抵得上200块钱。
难得奢侈一把。
第一天我换了两次药。
原来可以自己换药的,而且自己换药会更小心耐心,还不用担心别人太鲁莽不耐烦。
有些人不一定能想到这一点,这可能就是人们说的认知差吧。
有人看到了说也要学着来,自己给空调加氟利昂——说空调制热不灵光。
是不是又一个的认知差呢?
空调制热的体验感向来不好。
都挂在上头,吹出来热气又干燥又容易往上跑,效果自然是没有制冷来的好。
在单位里一是没办法,二来又不担心电费,自然是热空调了。
家里?从来都不用。
与时俱进吧,现在的人足够聪明,材料发展的又快。从以前的油汀、踢脚线取暖器,到现在什么碳晶碳纤维石墨烯取暖器,对比热空调,性价比也好,体验感也好,我认为都上了一个层次。
用啥热空调啊。
最好的当然还是地暖,只是咱不是已经叮当响了嘛,是不可能有这种享受了。
新材料的研发,不仅仅在一个方面,应该可以说是多点爆发了。
去年冬天的时候,偶遇了一位快20年没见的老朋友。
一眼认出了我穿着的羊绒衫。
可能那个时候刚流行用羊绒衫替代羊毛衫,她上下折腾一通,把我的冬装做了个新旧更替,按现在的话叫迭代。
所以差不多她认出羊绒衫的时候,她瞪大眼珠子张大嘴,好一阵子没说话。
估计很多男人会跟我一样,对物质没啥要求,车子能给我安全的带到目的地,衣服讲究一个舒适保暖,吃的嘛,不要太难吃,能按时令换着来就行。
她提出要帮我把里外衣衫都换一遍的时候,我没答应。
你啥条件我啥条件,我心里没数吗?
就此别过。
转眼又到冬天,想到了这一茬,我准备自己上手,把自己换个遍。
上身两件,下身一件,加上短裤,身上拢共四件,穿脱更方便。
找了能贴身穿的毛衣,叫什么貂绒,一件40来块钱。比六七十块一件的一体绒,更贴身更柔软更保暖。
真貂绒?我信你个鬼。
一次性买了两件,还打了折。
外衣就不买了,以前那两件冬装还能用。
下身选择了什么羊羔绒的保暖运动裤,说是买1送1,其实就一宣传,其实就是两件的价格。
主打的就是简单保暖合身即可,能够替换着穿就行。
真穿上一试,你还别说,这不比以前上千的穿搭要舒服的多。
那我这两柜子的羊毛衫羊绒衫衬衫保暖内衣棉毛裤等等都再见了。
是两柜子,特别是衬衫,我最多的时候可能都有30件吧。
与时俱进,认知也应该是不断更新的,不要被老观念束缚。
新材料带来的不仅仅是体验感更好,价格反而更低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