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
舌尖上的冬至
作者l 陈 红
踏着节气的更换,冬至翩然而至。对中国人来说,吃大于天。冬至更是如此!
老底子的宁波人,家家户户有在冬至夜吃烤菜的习俗。小火慢慢煮成烤菜,加上酱油、盐、冰糖,烤到很烂很烂,菜杆子变得软塌塌。在儿时的记忆里,过去家中烧这道菜,通常都选在晚饭后,因为只有这个辰光,灶头才有足够的空闲来慢火细“烤”。烤菜得用大头菜,味道才是最地道最正宗的,一代代宁波人就是吃着烤菜长大的。旧时宁波人做汤团也是极隆重的大戏。小时候,在冬至夜的前几天,母亲早早把糯米淘洗净泡好;捞出、沥水、晒干。这些工序一一完成,才装进布袋,拿到生产大队轧粉。冬至前一个晚上,用擀面杖将炒熟的芝麻来回碾压,直到碾成粉末为止,再拌上生猪油、绵白糖,揉搓成一个个小圆子做馅。
等到冬至夜,家人便围坐一起包汤圆。每当母亲在锅台前不停忙碌时,我一般都会自告奋勇帮母亲在灶台下添加柴火。灶膛里柴火熊熊,铁锅里沸水翻滚,大筛子里一个个胖乎乎的白汤圆圆溜溜排过去……汤圆终于可以吃了,我一边大口咀嚼,一边大口呵气,满嘴流油,那软绵溜滑、糯劲十足的味道让我乐开了怀。每年冬至,即使是日子过得再艰难,母亲也会想着办法让孩子们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吃饱,过节的气氛就算真的有了!亮亮堂堂的老屋,如同白天,红红火火的灶房,蒸汽袅袅。多年来,那场景已定格成一幅画卷。
现如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日子过得更有品味。百姓口袋有钱了,想吃啥菜就吃啥菜。冬至倒计时,腊肉香肠咸鱼已挂上窗台。咦?是哪个窗户里跑出来的香气?下班一回家,空气中充满了浓郁的羊肉和香菜的味道。厨房里叮叮咚咚响起来,忙忙碌碌的身影进进出出。蒸锅上弥漫的水蒸气、富有节奏的切菜声“哒哒哒”萦绕着整个厨房。锅里不停翻滚的浓汤,让人馋涎欲滴。凡入锅的食材,都是我最喜欢吃的。羊肉、萝卜、腊肉、山药肉丸子、木耳、香菇……让它们在锅里好好历练,才能入味进肉缝缝,香进骨子里。
母亲做的饭菜味道交关好吃,菜香味在透亮的清风暖阳里穿梭,准时准点。一盘虾饺也很快出炉了,这可是母亲牌纯手工制作。每次咬虾饺之前,我都带着那种期待和冲动。一只虾饺放一只虾刚刚好,多则腥,少则无味。饱满的馅儿,晶亮有嚼劲儿的皮儿,一口一个,那个香只能用满足的表情来表达。冬至夜汤圆肯定也少不了。母亲用的是水磨大黄米汤粉做面皮,不粘牙,吃起来与糯米相似,有黏糯的口感,但比糯米好消化。在冬至夜,一定要喝上一碗香气怡人的桂花酿才能祛除寒气,抿一口,口感清冽醇厚,相当惬意!一边大口喝酒,一边大口吃肉,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我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舌尖上的冬至让我们唤醒味蕾里住着的记忆。在这个平淡的节气里,让人瞬间爱上生活,让我们懂得,人间烟火才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