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嘘寒问暖 不如热汤一碗  [复制]

阅读[] 回复[1]

发表于 2024/11/25 10:24:32 来自 福建三明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冬日在记忆里总是更为漫长,寒风大雪虽能关在窗外,可身体湿寒的时候,这样天寒地冻的冬天,仍会让人百般不适。
即使不懂得养生,也隐约想要在这种时候吃一顿羊肉火锅,或喝上一碗热汤。

你的 玉 露 琼 浆      
 比 不 上 我 的 老 火 靓 汤   

广东人终其一生,肯定逃不出两个灵魂拷问:
“你们是不是什么都吃?”
“你们是不是都会煲汤?”
说到广式老火汤的魅力,首先在于种类之多,简直堪称靓汤界的土创101,单就C位出道的霸王花筒骨汤、阿胶红枣乌鸡汤、山药茯苓乳鸽汤这些“名媛”就多达好几百种,更别提那些什么党参蝎子汤、枸杞牛鞭汤、鱼腥草鲫鱼汤等游走在黑暗料理边缘的“妖艳jian货”了。

这还不止,要是哪天妈妈一开心,创作的激情一决堤,什么木棉花祛湿汤、榴莲壳瘦肉汤、西瓜排骨汤,想拦都拦不住。惊心动魄的灵魂创作,让你瞬间领悟谁才是老火汤freestyle的大佬。
在老火汤的瓦罐里,什么奇葩的食材都可以变得理所当然。在广东,冯骥才的散文一定是这样的——真好,朋友送了我一对珍珠鸟,我二话没说用来煲汤了。

港真,老火汤那深邃的汤底,所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通通都是漂亮警告,不信你看,这个胡建人很漂亮啊!
 广东人向来沿袭“以形补形,吃哪补哪”的千年古方,今天腿不行了,来碗黄豆花生猪脚汤,哪天脾出问题了,鸡骨草煲猪横脷准没错,还有更过分的,要是考试前夕,你妈觉得你脑子不好使了,一碗一言难尽的天麻核桃炖猪脑肯定是跑不掉了。
一碗永远不会重样的广东汤,藏着各种惊喜的汤料,只一口仿佛尝尽了对生活的所有体验和希望。

冬吃萝卜夏吃姜     
 一年四季菌菇汤   
“春吃鲜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汤”,所有的素汤里,最馋人的当属一锅菌菇汤。脆口有嚼头的羊肚菌、清爽的竹荪、鲜香浓郁的虎掌菌……统统下锅“咕嘟咕嘟”地炖上大半个小时。


热气腾腾里盛出一碗,“嘶啦”地吸上一口,交织重叠的各种菌菇鲜直冲鼻息,趁着热乎劲儿再来一块吸足了汤汁的羊肚菌,任由汁水在口中横冲直撞,温暖、满足、不油腻,一碗下肚从头暖到脚,全身熨帖无比,哪还需要什么肉。

云南是盛产菌菇的地方。汪曾祺在离开昆明四十年后,依然忘不了昆明的菌子。原来,菌菇的鲜美清爽,能让人挂念如此久。“春吃鲜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汤”。那么在冬天来一碗菌菇汤,秋天的遗憾便不会留到第二年。

 一罐煨汤     
天下奇鲜   

每当看见饭桌上支起一口大锅,便觉得吃菜喝汤就是最满足酣畅的事。直到遇见瓦罐汤,才明白喝汤可以又满足又秀气。
“天下美味一罐收”,瓦罐精妙之处就在于食材的鲜香都能被瓦罐锁住。而且在小小罐中,藏着丰富到极致的搭配。

寒冷的冬天,酱色的小罐煨汤端上餐桌,氤氲的热气扑面而来。舀一勺浓汤,吹上一吹,送入口中,滚烫的热汤涌入喉咙,唤醒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唐朝《煨汤记》中记载:“瓦罐香沸,四方飘逸;一罐煨汤,天下奇鲜。”这是对瓦罐汤最大的赞誉。江西省南昌市的民间瓦罐煨汤堪称“中华一绝”,被誉为“汤中之王”,油厚不腻,口味浓重,咸鲜兼辣,将赣味的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


南昌瓦罐汤的声名鹊起,多亏当地的水土。景德镇为南昌提供了上好的陶器,而瓦罐跟其他的器皿相比,它保温的时间最少要翻两倍。一个个小瓦罐放在大瓦罐里,在炭火中六面受热,慢煨七小时以上,于是所有的鲜美和精华都在汤里。

南昌周边多河湖,而且水质含硒等矿物质,所以口感偏甜,最适合煨汤。
持久温暖,遵循自然,似乎是每份瓦罐汤的健康之道。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4/11/27 17:10:58 来自 浙江宁波

喝起来一定很补的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