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由“猫拖咸齑”想到的宁波老话  [复制]

阅读[] 回复[0]

发表于 2024/12/04 09:52:24 来自 上海上海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有一句大家常用的歇后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可我们宁波人却不这么说。我们喜欢说“猫拖咸齑”——多管闲账。(这里的读音是“man。ta.咸齑”)这比狗拿耗子贴切多了:不但是情理上相似,而且这个“咸”和那个“闲”在宁波土话中读音也相同。
猫,我们宁波东乡人在不同的词汇里,有不同的读音。比如“念猫经”、“灶猫屁股”、“猥灶猫”这些词里就读mao,而“猫拖咸齑”、“三脚猫”、“病猫”等这些词里就得读man。就像汉语中的量词,约定俗成,也找不出什么规律。
以前在农村里,不但家中有老鼠,而且田头也有田鼠,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猫,我们说这是“家猫”,而无主的猫没有“流浪猫”这么洋气的名称,大家都叫它“野猫”。
猫体型小巧,食量不大,饲养方便,既是孩子的玩伴,又是老人的伙伴,可谓老少皆宜。只要从小精心“培养、教诲”,她既不会偷食,又不会随地大小便,因而很容易得到主人的欢心。
因为人们经常和猫在一起,所以很多宁波老话里就有了猫的影子。
过去乡下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灶头,一日三餐都会生火做饭,因而这儿就是一间屋子里最暖和的地方;再说主人喂猫也大多选择在灶边,所以灶头就成了猫经常活动、取暖、觅食的场所。“打杀猫不离灶”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宁波人用这句话来形容不论父母如何责怪子女,子女都不会离开父母、不会离开这个温暖的家,这是多么的生动。
由于过去灶头的燃料基本上都是稻草,明火熄灭以后灶洞里的草灰还会留有一点点余温,猫就会钻到里边去取暖,当它出来时浑身都会粘上不少草灰,特别是它的屁股上留的草灰会更多。小孩子吃零食,如:豆酥糖、炒米粉等等,总容易吃得满嘴满脸的一塌糊涂,大人们就会取笑他们像“灶猫屁股”。你看形象不形象!
有的人整天有气无力,蔫头耷脑,我们就会说他是“煨灶猫”。因为这“煨灶猫”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懒散相,眯着双眼,蜷缩着身躯,用它来比喻那些精神萎靡的人们真可谓“栩栩如生”。
由于经常和猫接触,人们对猫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因而也就有了不少描绘猫的动作的老话。
形容小孩子洗脸不干净时,有的人会说:“扫地扫个地中央,洗脸洗个鼻头梁。”更多的大人会笑着说:“你这是‘猫洗脸’啊!”不是吗?猫洗脸时总是用舌头舔舔自己的前爪,然后举起爪子往脸上扒拉,而且整个脸也在不断地晃动,多像孩子手拿毛巾草草地擦脸啊。
由此也制作出了一个儿童谜语:
远看是脚桶,
近看是面桶,
仔细看看是脚桶、面桶,
面桶、脚桶。
将这里边的“桶”换成“动”不就是“猫洗脸”的真实写照吗?(宁波方言“桶”和“动”都念Tong)
猫的另一个标志性动作是一静下来就会发出均匀的气喘声,呼呼、呼呼的响个不停,就像老太太在念“阿弥陀佛”,我们称之为“念猫经”。如果将那些喜欢“自言自语、喋喋不休、唠里唠叨”的人比做“念猫经”,恐怕是再也恰当不过了啦!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