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塘河(一)——纤路  [复制]

阅读[] 回复[1]

发表于 2025/01/06 09:46:22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我的故乡,宁波鄞县东乡柴家村,是地地道道的江南水乡。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就出生在这儿。在我童年的印象中,老家周围阡陌纵横、河流交错,人们出外干活、营生,除了肩挑背扛,最实惠而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大大小小的船只。那时农家走亲访友、出市赶集、运肥送粮一般都用农船,路近一点的就是手摇、脚划,摇船老大左手握“橹手”、右手拉“橹带”,合着节奏、一推一扳,高兴时哼哼田头山歌,坐船的悠悠然然地欣赏着两岸风光;如果进城或是去较远的地方那就得在塘河上行船啦!
记得鄞东南当时有三条塘河:新河头途径姜村、云龙直到横溪的是前塘河;新河头途径潘火、泗港、沙家垫到莫枝的是中塘河(这二条塘河都从新河头出发,在横石桥分开);后塘街大河头出发途径七里垫、福明、盛垫桥、五乡碶到达小白河头的那是后塘河。
在塘河上行船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拉纤。老大在后艄(船尾)把舵,另外一个或几个人在纤路上拉纤,这样船就会比光靠摇橹的快很多。
塘河与一般河流的区别就在于它在河流的一旁岸边建有一条专门给背纤人行走的“纤路”。众所周知,我们这儿河网密布,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在岸边行走往往会遇到很多支流和漕嘴,如果在一般河岸拉纤,走不了几步路,遇到支流或漕嘴就过不去了,只能上船再下船,这样一来速度反而慢了很多;而每一条塘河的岸边凡是遇到支流、漕嘴就会建造一座桥头,虽然桥头有大有小,但是至少可以通行无阻。有的“纤路”还在岸边砌上了石坎,浇铺了狭窄而平整水泥路面(譬如潘火至横石桥)。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5/01/07 09:39:30 来自 浙江宁波

小时候经常在新河头坐船的飘过………………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