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斗蟋蟀  [复制]

阅读[] 回复[11]

发表于 2025/02/07 09:32:12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除了“谷蜢筒” ,很多小朋友还有“蟋蟀罐”。在我们农村里,很少有像现在城里人玩蟋蟀那么好的专用“蟋蟀罐”,我们的“蟋蟀罐”大多是用废旧扫帚柄制作而成的。从废弃不用的扫帚柄的上部锯下一到三节,顶端是开口的,下端那一节可以留下竹节,也可以让它开口,然后设法将中间的几个竹节打通,慢慢地剔除去掉竹节后留下的疙疙瘩瘩,使整个竹筒内壁尽量地光滑。比较精细的工作是在竹筒的外表面 修理出一个平面,使竹筒成为D字形,将D字形的一横朝上,然后在这朝上的一面以每一节为单元用小刀开四五条穿孔的纵向小槽,这小槽是用来透光、添加食物和撩拨蟋蟀的,每一节之间和竹筒的两头还得开一条横槽,剪几块薄铁皮插在横槽里,就这样将竹筒前后门关住并分隔成几个小单元,自制的蟋蟀罐就大功告成了。
捉蟋蟀是非常有趣而刺激的,黎明时分,天才蒙蒙亮,几个小伙伴一起悄悄地出门,集中注意力捕捉蟋蟀鸣叫的声音,然后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循着这时有时无、美妙动听的歌声,拨开草丛,翻动瓦砾,板起石板......当蟋蟀跳出来的那一刹那,就得眼疾手快用手往地上一扑将它包裹在手掌里面,慢慢地双手合拢,一只蟋蟀就抓住了。然而,也有很多时候不是让蟋蟀逃走了就是下手太重把蟋蟀压死了。
捉回来的蟋蟀,就关在自制的竹罐子里,放进一只插上铁片,再放另一只。平时喂一些碎饭粒或者小辣椒碎片等,把野地里摘来的蟋蟀草摘去头部,掠成毛刷状,从蟋蟀罐的小槽伸进去撩拨蟋蟀,它就会张开嘴巴,露出大牙,震动双翼发出“蛐!蛐!蛐!”的叫声。
最好玩的时候当然是几个人一起斗蟋蟀啦!两个人把各自的蟋蟀先后从自己的竹筒里赶进同一节竹筒,将竹筒的两头封住,然后各自用蟋蟀草撩拨自己的蟋蟀,让它们振翅长鸣,张开血盆大口,直到以牙还牙,生死相扑......小主人紧张得紧握拳头、额头冒汗,旁观者在呐喊助威,加油起哄,而两只小小的蟋蟀斗得筋疲力竭:斗败的垂头丧气、落荒而逃,胜利者高奏凯歌,乘胜追击。主人赶忙打开竹筒门,各自鸣金收兵。败军之将或者拿回家好好调养准备来日再战,或者被处死分尸成为其它蟋蟀的食料,因为据说吃了死蟋蟀的蟋蟀打斗起来会更加凶猛。
为了捉到凶猛的蟋蟀,个别小朋友屡屡铤而走险,什么棺材底下、坟冢丛中他们都敢去,因为大家确信越是这种危险地方捉到的蟋蟀越厉害。不过他们都是一群大孩子,我这样的毛孩子是绝对没有这个胆量的。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5/02/07 19:02:13 来自 浙江宁波

蟋蟀,宁波人叫“叮狮子”,它有“二枪”和“三枪”之分,具体情况我勿晓得。
    TA共获得: 回复:4
    涧松
    涧松 2025/02/07 19:29:21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1 回复
    宁波人应该叫“san,jie”(蝉节),“叮狮子”体型比蟋蟀大很多。三抢是尾巴上有三根刺,不会叫;二抢是尾巴上二根刺,会叫、会斗。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道法自然88
    道法自然88
    回复
    涧松 2025/02/07 19:32:45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0 回复
    谢谢告知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martinshi
    martinshi 2025/02/08 09:38:31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0 回复
    雌雄之分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zccgnky
    zccgnky
    回复
    涧松 2025/02/08 15:07:36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0 回复
    宁波人叫的“叮狮子”就是蟋蟀,体型比蟋蟀大的宁波人叫羽嘀麟, 什么(蝉节)压根就没听过,不知道你是宁波哪里人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下一页

           

    发表于 2025/02/07 20:15:09 来自 浙江宁波

    以前家里土灶边上很多的。

      发表于 2025/02/07 20:42:32 来自 浙江

      月光下,蟋蟀声,儿时记忆犹新

        发表于 2025/02/08 09:15:25 来自 浙江宁波

        我们小时候都是晚上去捉蟋蟀的。有专门的网罩,手去捉很容易伤到蟋蟀的,断腿断须的就不好看,打架也不厉害了。除了石头底下的,一般做洞的蟋蟀有两个通路,挑拨一个,另一边用罩子守着。基本上听声音就知道蟋蟀打架厉不厉害。抓到后养在里面垫土的罐子里,白天就斗蟋蟀玩,清脆的叫声久久不息。

          发表于 2025/02/08 09:20:50 来自 浙江宁波

          看过一篇古文《促织》,好像讲的就是蟋蟀。

            发表于 2025/02/08 15:10:00 来自 浙江宁波

            “谷蜢筒” “蟋蟀罐”

              发表于 2025/02/08 15:51:48 来自 浙江宁波

              现在活着的绝大部分人应该都没有玩过斗蟋蟀……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