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收到一条短信内容如图
1. 常见诈骗特征吻合 利用“寻亲”“几十年心病”等煽情描述激发同情心,降低受害者防备(常见于情感诈骗)。 声称“身份信息与失踪孩子相似”,但未提供任何具体证据(如出生时间、地点、照片等),真实性存疑。 要求“加微信详谈”,试图脱离平台监管,后续可能诱导转账(如鉴定费、保证金)或套取隐私。 2. 身份真实性存疑 地域信息矛盾 龙西乡砩头村”实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而发信人自称“现居云南”,地理跨度大且未解释原因,需警惕虚构身份。我查了一下,这个地方离缅甸很近。 非正规寻亲途径: 正规寻亲通常通过警方、公益组织(如“宝贝回家”)或DNA数据库匹配,而非直接私信陌生人要求鉴定。 3. 潜在诈骗后续手段 -伪造鉴定报告 可能以“支付鉴定费”为由索要钱财,或发送虚假报告证明亲属关系,进一步骗取信任后实施更大金额诈骗。 -信息盗用: 以核对身份为由索要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用于盗用身份或网络贷款。 -情感勒索 编造“重病”“赎罪”等故事,利用受害者愧疚心理要求汇款。 4. 安全建议 1. 拒绝私聊: 不添加微信、QQ等私人联系方式,所有沟通保留在原始平台。 2. 验证信息真伪: - 通过当地警方核实“叶加日”身份及报案记录(温州乐清市龙西乡派出所)。 - 要求对方提供官方寻亲登记编号(如“宝贝回家”网站编号)。 3. 保护隐私: 不透露身份证、家庭住址、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不轻易提供生物样本(如唾液、头发)。 4. 举报可疑行为: 将信息截图并举报至平台及反诈中心(国内可拨打96110)。 总结 该信息高度符合**情感诈骗剧本特征**,需保持警惕。真正的寻亲者会通过正规渠道并提供可验证的证据,而非急于私聊或索要财物。建议直接终止联系,必要时报警处理。 第二个事,过年回温州农村老家,发现有好几户人家装了光伏板。特此提醒大家,农村光伏是骗局,不要轻易尝试,咱们农村人合同看不明白,要么背上贷款,要么你屋顶的所有权没了。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所谓发电赚钱不存在的。 ![]() |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