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过六旬的葛姓老人,有时在宁波鼓楼范宅古玩市场一角,有时在宁波金钟茶楼地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绿松石、蜜蜡、琥珀等饰品。他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眼神却透着一丝狡黠,嘴角挂着看似和善的微笑。
老人的摊位上,绿松石的颜色鲜艳得有些不自然,蜜蜡的光泽也过于均匀,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珍品”不过是廉价的仿制品。然而,对于那些对宝石一知半解的游客来说,老人的话术极具迷惑性。他会用沙哑而缓慢的声音,讲述这些“宝物”的来历。他还会指着某块“绿松石”上的纹路,煞有介事地解释这是“天然的铁线”,或是拿起一块“蜜蜡”,煞有介事地说这是“千年老蜜蜡”,价值连城。
每当有顾客表现出兴趣,老人便会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仿佛在透露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东西本来是不卖的,但看你是个有缘人,便宜点给你。”他的语气诚恳,眼神中甚至带着一丝不舍,仿佛真的在割爱。然而,一旦交易完成,老人便会迅速收起那副慈祥的面孔,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继续等待下一个“有缘人”。
这位老人,靠着精湛的演技和精心编织的谎言,日复一日地在这片市场中欺骗着那些对宝石充满好奇却又缺乏知识的顾客。他的摊位前人来人往,有人带着“珍宝”满意离去,也有人事后发现上当,愤愤不平,但老人依旧稳坐如山,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