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怀念那道“矮门”  [复制]

阅读[] 回复[1]

发表于 2025/03/27 09:40:25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穿过保安站岗的小区大门,点击楼道口的门锁密码,推开缓缓开启的铁门,沿着楼梯拾级而上,耳边不时传来看门狗的尖利叫声,偶尔有人从楼上下来相视淡淡一笑后侧身而过,到了主人门前稍作休息,然后轻轻按下那扇厚重的防盗门边上的门铃,似乎有人从猫眼中仔细地打量着我,生怕迎来的是不速之客,少顷,那门终于徐徐打开。
这就是水泥丛林中探亲访友的前奏曲。对于这种网格中的生活,我正在艰难地适应着、习惯着......
望着这一扇扇紧闭着的大大小小、造型别致的铁门、木门,不由人想起了童年时“咿啊”作响的矮门。
我的老家在宁波郊区的柴家村,这里由一间间平房和楼房组成了许多长长短短的弄堂。弄堂里住的大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田人。每当晨曦初露、公鸡报晓,就陆续有早起者去河里挑水,继而人们互相招呼着出工、下田,然后是孩子们从一扇扇洞开的木门里欢笑着奔跑出来嬉戏打闹、去上学读书;成群的鸡、鸭自由自在地在四处觅食,婆婆妈妈们到河埠头洗衣、淘米,依着门框挈鞋底、补衣服。大家就这样开始了一天忙碌而愉快的生活。夕阳西下,家家户户的屋顶就会飘起袅袅炊烟,孩子们放学、大人们收工,鸡鸭进窝。一家家门口摆起了一张张小桌子,晚饭开始了,热心的大嫂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鳝鱼羹搬给隔壁的大叔尝鲜,调皮的孩子爬上邻居婆婆家的餐桌抢着吃刚出锅的玉米……那一扇扇形同虚设的木门,从早到晚就这样一直洞开,左邻右舍亲如一家,碗来碗去,传送着暖暖心意,互帮互助,洋溢着融融亲情。
只是为了防止鸡鸭野狗的闯入,木门之外才装上了一道“矮门”。

那时我们这里的房屋门窗大体相同,架面的正中一般都开有双扇窗户,外边是对开的木格窗,里边是两扇移窗,最早都用窗户纸裱糊,后来才有了玻璃窗;窗户的旁边是一扇单刀木门;外边装有铁门攀,以便主人外出时把门搭上,很多人出门时是不会加锁的;木门的里边安装有门闩,门闩分上下两道:在上道门闩的地方将门板挖开一条槽,用一枚拨栓钉在门闩上,出门时关上门以后,只要从外面拨动拨栓,那门闩就合上了,只要风吹不开,就可放心走人,无论谁想进去只须拨一下拨栓,那门就可以轻易地打开;只有到了晚上睡觉时,他们才关上下一道门闩,因为下一道门栓一般还装有一道拨闩,拨下它这门闩就不能从外面打开了(就好比弹簧门锁的保险)。
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一扇木门大白天我们乡下人也是很少关上的,不然会给别人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错觉,有时候不经意间关上了大门,母亲就会说:“赶快开开,我们又不是寿昌寺——关门吃饭!”(宁波老话“关门吃饭寿昌寺”就是指以邻为壑的意思)可是,满弄堂的鸡、鸭、鹅、狗常常也会不请自来,鸡飞狗跳,满地狼藉,为了不让它们乱串门户,于是才有了“矮门”。
“矮门”顾名思义就是比较矮的门,大约有大门的一半高,最简单的是几块木板连在一起,漂亮一点的就做成栅栏状,其转动的门轴,下面立在门槛头上的一个小圆孔里,上面由一只羊角状的门伏固定在门框边上,一条滑动的插销里外都可以移动。
矮门和窗槛迎接着阳光和微风,屋里的一切就像当时的人心一样明朗透亮,它们挡住的只是鸡鸭野狗,挡不住的是乡亲们的邻里情意。当然坐在矮门里的人也能清楚地看到弄堂里的一切,如果有图谋不轨的陌生人闯入,一声怒吼就能招来四邻八舍合力相助。
那时候,踏着“的笃”作响的石板路,行走在乡间的条条弄堂,随处可见的是:对门两户的媳妇依着矮门一边挈鞋底一边交流着养儿育女的经验,门里门外两位婆婆在窃窃私语,轻声谈论着自家的媳妇,姑姑抱着拖鼻涕的小侄儿靠在矮门上摇动拨浪鼓逗着站在门外的邻家孩子,老大爷手捧一盘炒熟的年糕干站在矮门内高声地呼唤着从弄口奔跑而来的孙子和他的小伙伴......只要弄堂口传来小行贩的一声吆喝,家家户户的主妇们就会打开矮门蜂拥而出。
矮门实际上只是不设防的装饰,想要进出只是举手之劳:你家有什么时新的瓜果、蔬菜上市,拿出几个,盛上一碗,无论邻居有人无人,推开他家的矮门放在桌上让主人回来自己品赏;我家急用什么工具一时没有,突然想到你家正有,不管主人在不在家,只要推开矮门,自可四处寻找,拿回家来用上,过后再去说声谢谢。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互通有无,正所谓“有道墙是两家,拆了墙就是一家。”
矮门“咿啊”,声声唱响人间亲情:谁家的孩子跌倒在路上,一扇扇矮门里就会冲出几位大嫂、大姐;来了一位陌生的的问路人,总会有不少热心人为他指点领路;你家婆婆为我看管一会孩子,我的儿子为你提篮抬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亲帮亲,邻帮邻似乎天经地义,义不容辞。
然而,看看现在,家乡的人们离开了世代耕耘的土地,一条条弄堂变成了高楼大厦,乡亲们各奔东西,都在为各自的事业而忙碌。不少人口袋的钱多了,邻里亲情少了,心里只有自己,旁人皆若盗贼,一道道防盗门装上了,也将心里的那道门关上了,锁住了。长此以往,岂不又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吗?而且连鸡鸣之声也不闻了。君不见:有人叹息无言的孤独,有人害怕难熬的寂寞,于是不少人养狗,与人相处还不及与宠物的情谊啦!

怀念那“咿啊”作响的矮门,怀念弄堂里的欢声笑语,怀念烟囱冒出的缕缕炊烟,更怀念那浓浓的乡情。呼唤人们将心门打开,给心装一道矮门,把鸡鸭野狗拒之门外,让清风阳光充满人间。

[恭喜,此贴已于2025-03-28 09:18:58 在老年人之家 被 基度山人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5/03/27 18:53:43 来自 浙江宁波

留不住时光,但能留住美好的回忆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