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地摊市场(6)
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我也不例外——就像人们说的“得陇望蜀”。
自从那次在地摊上淘了那个修补过的有点古味的梅花帽筒后,总觉得只有一个似乎有点“单调”。心想要是再有一个相同的凑成一对就好了! 因为这个物件好像人家摆放的是一对的居多,可我也知道要再找一个同样的谈何容易啊!
个把月后的一天,有空又去逛另一个地摊市场。所谓“无巧不成书”——在快逛完回来的时候无意中一回头:突然发现十多步远的摊位上有个旧瓷筒上的花卉有点熟悉,就走过去一瞧:哈哈——居然是个完全一模一样的画着梅树梅花的帽筒!
我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下,虽然也有一条冲线,但比我前面买的那个可好多了!于是站起来开始问价: “盖东西要多少钱?” “这个是老帽筒——500元钱。”摊主是个看过去长相朴实的四十左右的外地男人,普通话很标准,果然出价昂贵。 “里面有一条冲线呢!”我不觉也用普通话。 “老伯——没有冲线的话要1000以上啦!你仔细看看是老东西哦!” “我知道是老货,我也是存心想买,那你就便宜点给个最低实价吧!”我微笑着说。 他看了看我说:“一早有人还我350我没卖,开个张吧——300元拿去!” “300我不要,不好意思——我也说实话是买了放着看看的,来个吉祥数180好吗?”因为心里想买就按过去有朋友指点过的方法开始还价。 “不行!”他一口回绝,大概觉得语气生硬了点——又对我说:“你仔细瞧瞧我地上放着的几件东西都是老的,所以是有点贵,我搬来搬去很不容易哦!” 他没有像有的摊主那样一开口就是“民国的或清代的”那样大言不惭——而只是说老东西,边说边指着让我看看其他的几件盘罐碗瓶和电瓶车旁边打开了的一个大纸板箱——那里面散乱地放着包瓷器用的破旧毛毯碎海绵旧报纸什么的。。。。。。
“是不容易,”我同情地对他说“可300元我买不动啊!” “这样——260元!我开个张,你喜欢就拿去!”他看着我说道。 我还是摇了摇头,坚持我的还价。因为对于我来说本不是收藏家,近200元买一件玩物已经是破天荒地了!
离开那个摊子又逛了一会,在回去走出地摊市场时——突然心中一动:想去看看那个瓷筒卖掉了没有? 来到摊前见那东西还在——那摊主也发现了我站了起来,我抢先说:“呵呵,我回去了顺便再来看看你是否愿意卖。按我们宁波人的习惯——回头真买主!足见我是诚心买的吧?”他听了似乎一怔,然后也笑着说:“知道,知道!这样吧一句话200元,再低真的只能请你走了!” 我忍不住就点了点头“好吧!”心想能凑成一对——那贵就贵点吧。 在他找旧报纸袋子包扎时我问道“听老板口音不是本地人啊?” “我是四川的。。。。。。” “天府之国啊!”我不觉由衷地感叹道。 “哪里啊——比不上你们这里发达奥!”他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和你们这里差远啦。。。。。。” 。。。。。。 就这样,我终于凑成了一对梅花瓷筒——花费225元——够铺张浪费的吧?
当然,也许自己逛来逛去真的把自己“逛”进去了——成了个“二百五”也说不定。
|
|
[恭喜,此贴已于2025-03-28 12:27:08 在60年代 被 担风袖月@wechat 推荐,推荐理由:精品文章]
[恭喜,此贴已于2025-03-28 17:50:39 在江北区 被 车前子7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