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又是农忙备耕时(三)  [复制]

阅读[] 回复[6]

发表于 2025/04/12 10:21:32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种田(插秧)以前必须耙田。
所谓三耕六耙,耙田要有好几次。第一次耙田叫“操燥”,意思就是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先将地土操碎了。然后车水灌田,让草子在带水的田土下闷熟、腐烂一段时间。

几天以后就可以再一次耙田了,这次耙田叫“耙水田”。
耙田时人站在耙上指挥耕牛将田土耙平、耙碎。这种耙不是那种有四个齿的握在手里的钉耙,而是“平耙”,是一个由木制的耙挺、耙横头和铁制的耙钉组成的长方形铁木工具,长约二米、宽约一米左右。在牛拉着它前行时依靠钉在耙挺下面的前后交叉的二排耙钉和站在上面的人的重量将大块的泥土粉碎,因为着地面积大,只要你不将牛惹恼,人一般是不会从上面掉下来的,更不可能伤筋动骨。好的耙把手主要表现在能把高低不平的水田在最短时间内耙平。因而生产队长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总是让刚从牧童抽上来的大孩子去耙头遍田(因为他们体重较轻,可以让牛少花点力气)所谓头遍田就是粗耙,只是将田土耙碎、耙烂。
最后的精耙就会让体力较差而又有经验的老农去操作(因为在大忙季节农活都很累,而耙田相对是较轻松的一项农活):遇到田土较高的地方,耙上的人就得来一个“前脚蹬,后脚松”的大马步,让前耙挺陷入田土将浮土往前赶,到了低处,他们再来一个相反的动作,前脚放、后脚重,这样让耙挺前翘,浮土自然就留在了那儿,如此往返几次,高低就渐渐压平啦。

还有一种看上去十分危险的“滚耙”,俗称“油炸烩耙”。它的耙刀不像平耙那样竖向钉在耙挺下,而是在耙挺的中间安装一条能滚动的主轴,在轴的外围横向螺旋状钉着几把一尺来长、一寸多宽的耙刀,在耕牛拉着它前行时,随着主轴的不断滚动,泥土就被粉得更碎了,但是耙田者一不小心双脚就可能划开受伤,后来,聪敏的社员们在站人的地方装上了一个木制或竹编的保护罩,就不再怕被划伤啦!这种滚耙碎泥的效率很高,一般是在临插秧前滚上一遍,让最上层的表土浮游在田水中,等插秧完毕后,这些浮土就会慢慢地沉淀在手孔里,使秧根完全着泥促进更快成活。
我是半路出家,(很晚改行做农民)扶过几次犁稍,但耕出来的地不是弯弯扭扭,就是七高八低,速度慢不说,还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而耙田可算是得心应手了,除了在调头的时候拉耙比较吃力外,站在耙上的感觉不要太好哦!遇到田丘长的,能有那么十几二十分钟,哼一段小曲,甚至引吭高歌,真是其乐无穷啊。所以我的记忆里耙田比耕地容易多啦!这应该是我们东乡老农民的共识 ,翻翻当年的工分簿,耕地的都是十级工,而耙田的可都是五级还不到呢。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牛破车和木制犁、耙逐渐退出了舞台,留给人们的只是那些历史的影迹和难忘的记忆。

[恭喜,此贴已于2025-04-12 11:23:14 在老年人之家 被 基度山人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5/04/12 11:25:21 来自 浙江宁波

记得刚下田干活时——我是先会耙田,后再学耕田。。。。。。

    发表于 2025/04/12 19:10:21 来自 浙江宁波

    牛也欺生,我第一次耙田,牛拉着耙窜出田里去河道边吃草
      TA共获得: 回复:2
      松树绿叶
      松树绿叶 2025/04/12 20:29:18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0 回复
      其实牛很聪明,欺生是常事,来个“下牛威”,就好多了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基度山人
      基度山人 2025/04/13 09:36:06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0 回复
      耙水田黄牛还好,有一次拉头水牛耙田——每耙半小时左右就要躺在水田躺一会,把我折腾得“够呛”。。。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下一页

             

      发表于 2025/04/13 10:00:37 来自 浙江宁波

      看见过犁地、耙田,觉得这是技术活,蛮难哦。

        发表于 2025/04/16 08:33:09 来自 浙江宁波

        一下子唤醒了记忆, 一下子又回到了热火朝天抢农时的小时候,以为耙田很惬意人站在耙上像冲浪一下, 原来是眼则生活有技术的。 小时候我被恼羞成怒的黄牛顶翻过,仅此而已,没有踩踏也没有牛角伤害。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