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计2977字,需阅读21分钟,以下为正文:
“原生家庭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尤其是我的父亲。”坐在我对面的仁鱼兄(访谈人物的化名,来自于他童年好友取的外号),听到他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我就开始隐隐觉得,这次的访谈和之前的会有所不同。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的思绪似乎回到了以前,声音也变得有些低沉,似乎提到这些以往,触动了他内心柔软的地方。
说起他的父亲,他的语气就开始变得充满了崇拜和自豪,1.8米的大个子,做事雷厉风行,技校毕业2年就成为技术骨干,事业顺风顺水,从一个技校生,做到了副局级,这是他对于自己父亲的描述。
他父亲按过去评级是工人做到八级钳工(现在应该就是高级技师),在五六十年代工厂工人技能评级能做到7、8级,是非常值得自豪的,英雄惜英雄,他父亲身边的朋友也都是七、八级的车工或者钳工,他从父亲身边这些朋友对以及工厂许多人对父亲的尊敬态度里,从小得出了一个“在工厂有手艺,就能被人尊重!”这个想法,也犹如一颗种子,在他的心底开始慢慢长出了萌芽。
“我的父亲是个对自己非常严苛的人,严以律己,诚以待人,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我的要求。”这影响了他的一生。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当上工厂一把手后,早出晚归,有段时间一个星期都没照过面,他父亲不但对自己的要求高,对他要求也一样。他父亲每天早上5点出门锻炼,就要叫醒他,要求5:15必须出门一起锻炼。
但在后来读大学假期,他来工厂实习时,他的父亲帮他安排的工作,却是当时厂里最苦最脏的汽修班,这导致当时去上班的他,被汽修班的同事议论,都不太理解他父亲的安排。
就在我以为,他会对于这些有抱怨的时候,他却转换了话题。“但我知道,我的父亲很爱我。”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在他脸上露出了如孩子般幸福和骄傲的笑容。他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和别的小朋友在玩耍,不小心眼角被撞伤,当场就血流如注,在一旁的母亲哭着抱着满脸鲜血他惊慌失措,身边别的人赶忙去通知他的父亲,平时车间跑步到家属区需要15分钟,但他记得,大概5分钟后他就看到飞奔而来的父亲。他不知道他父亲是如何做到的,但他看到父亲那一刻,心中是温暖的。
第一次,他在从来都是严肃,泰山崩于眼前都面不改色的父亲脸上,看到了焦急和心疼。他父亲将他背在了宽厚的背上,一路小跑到医院,虽然他在父亲的背上有一些颠簸,但那种被关爱的感觉让他满足且心安。
我还是打断了他的回忆,我更想知道他后来的创业历程。毕竟,我开始的目的,就是想从不同成功人物的创业历程里,去观察和学习。
他后来的创业历程颇为曲折坎坷,学习毕业他最初是在一个稳定且无压力的国营公司上班。工作也很努力,是工厂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但年轻气盛,受不了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找了工厂老总要个说法,结果无果,一时意气用事就辞职离开,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哪有这么简单?没经验,没资金,唯有自己的技术,但付出的技术都在吃亏,受骗中被别人占有,漂泊中熬过来的。”说起这个,他双手紧握,架在了桌子上,眼神中透露出的沧桑让我知道他经历了很多。
他刚辞职,一个朋友邀请合伙,去了南方一起发展负责技术,出于对朋友的信任,没有签订合同。但他却没想到,这个朋友在企业有起色之后,撕毁了之前的约定,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不甘心的他,回到家后,与朋友一起办了工厂,自己创业,没经验,没资金,唯有自己的努力,在一次调试模具过程中,手指筋意外被压断,至今不能伸直。说到这,他抬起手,看了看自己的手指。我知道,这是时光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这个印记将会陪伴他终生。
不久后,他另外一个北方的朋友找到了他,看中了他的技术,希望和他合伙,且有着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行动。
他被打动了,想要开始去北方的创业。他先征求了父亲和妻子的意见,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叮嘱,只要家里人支持就可以去。他的妻子虽不舍,但最终选择支持他,让他不用担心家里的事。在与合作伙伴商量,留下北方朋友借给的30万,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后,加上对于北方朋友口头承诺的股份的信任,他又踏上了去往北方另外一个城市的行程。
北方之行,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有可能给自己企业找到一个好的靠山,却没成想,这次一去,又重复了之前所发生之事。一切步入正轨,对方撕毁承诺,这时,自己企业,也由于自己不在,几个伙伴闹矛盾,不可调和,被逼无奈的他,不想一事无成的回家,便买下所有伙伴的股份,将工厂选择在北方所去城市的附近城市开始新的创业。也就是这次新的开始,积累了一些资金。
但长期漂泊的他却因为一件事的触动,坚定了回家的想法。因为和儿子都是电话联系,一次回到家的他,妻子和孩子说爸爸回来了,没想到孩子开心的朝着电话跑去。原来在孩子的心里,爸爸是话筒那边的人,站在身边的爸爸反而成了陌生人,他心里无比的愧疚和难过,自己对家庭付出的太少了!
将北方的工厂搬回自己创业的地方,一切又都重新开始,物是人非,这里经济发展太快了,几年功夫,回到家里的他,一切都那么陌生。买设备,租厂房,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在用。设备买旧的,因为便宜,材料买回来后,却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只好找别人借,说起这些往事,他唏嘘不已。但他很坚定,他知道再苦,也不会再和家人承受聚少离多的日子。
再后来,因为他技术过硬,又乐于在技术上协助身边的朋友,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资源圈,也开始有了稳定的客户和订单,企业也开始走上正轨和稳健发展。
“那你现在对于之前欺骗你的人,还恨他们吗?”我有些好奇,一个成功的人物,对于以往给自己造成伤害的人会是什么态度。
他笑了,笑得云淡风轻:“哈哈,不会,我还曾和其中一个在偶然机会下一起吃过饭,也会相互点头打招呼。但,仅此而已!他们都是人生的过客,不可能回到过去,我对诚实守信是很看重的!”看来,他对于过去的种种早已放下,或者说,以往这些对他而言已经不重要,当下和未来才是他真正在意的。
“很多年以来,我一直以我的父亲为榜样,也和他一样走上技术之路,然后往管理发展,就像父亲讲的要一专多能,曾经我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但是,后来,我发现和他一样忙忙碌碌,却不能好好陪伴家庭成员是错误的。
而且,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我对于家庭,对于妻子,对于孩子,都非常的愧疚,自己没能尽到父亲和丈夫责任,缺失了很多年。我也很感激他们,即使这样,他们任然无保留的支持我,我才能将企业做到现在的样子。”说到这里,他摘下了眼镜,拿了张纸做着擦拭镜片的动作,但我注意到,他的眼眶是湿润的,眼睛是泛红的。
“如果,对于未来或者家庭要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我打算结束这次的访谈,在访谈的最后,我想知道他未来的方向。
“我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未来,我会将精力放在家庭里,回归家庭。我对妻子和孩子都充满愧疚,家庭是我成功的基石,现在的我,会将回报家庭作为我最重要的事。”
在回家的路上,我思考着今天的访谈。父亲的优秀,让自己的孩子崇拜和模仿,直至最后走上和父亲同样之路,这无法去说对或错,每个人其实都要对于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很庆幸今天的访谈也让我知道家庭的重要性。事业和家庭从来不是选择题,是排序题。不论是原生家庭还是后来自己组建的家庭,如果没有赋予你充足的支持和能量,那可能就需要思考事业转换的可能性。
我明白了这次访谈的不同,这次访谈让我看到了不同途径成功的方式。也看到了,虽然父子不约而同走上技术开发之路,这一切,犹如天意和轮回,但实际上,一切都只是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伴随了一生的必然。
|
|
[恭喜,此贴已于2025-04-14 18:31:14 在60年代 被 担风袖月@wechat 推荐,推荐理由:精品文章]
[恭喜,此贴已于2025-04-18 15:22:51 在情缘随笔 被 海棠春睡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