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生死之间  [复制]

阅读[] 回复[10]

发表于 2025/04/16 13:44:05 来自 浙江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当一切都恢复往昔的平静时,我才有时间去回想那一晚给我带来的震惊与绝望。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平日夜里最害怕的便是小的因为完不成作业而被她的母亲吼着,哭声不止。而另一种不安便是在半夜被那个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所惊醒,因为电话的那头是亲人急切而又无奈的声音。“你爸不行了,你赶快来。”

又是一个周二的夜晚,自以为可以补一下因周一陪夜而睡眠不足时,凌晨1点40分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是姑姑急促的声音,我知道父母肯定是有事情了。没有过多的交流,因为这种情形在我脑海里不知过了多少遍。我立即穿衣下楼,在启动汽车的同时也拨通了120的电话,告知具体的地址。

夜是那样的安静,以往繁忙的机场高架看不到一辆车,我急驶在这空旷的路上,脚不由自主的猛踩油门,心却时不时的提醒自己要控制车速,不能因乱生出事端,父母还需要我。

当我赶到时,救护车正因找不到具体地址而频频的打我的电话。好不容易,在父亲被担架抬上救护车时,医护人员一量血氧饱和度才75,他们也怕了,要我签字,因为这种指标在送医途中随时都会出状况,我只能央求医生赶快送医院,出了问题我一定担责。

20分钟后,父亲被送到了方桥的第一医院。望着几近昏迷的父亲,七八罐血被医生紧急送去化验,其中一项血气分析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为99,那是一个高的足以让人死亡的指标。

急诊科的医生立即建议我插管,然后送ICU,因为父亲去年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所以我坚持让医生先用无创呼吸机试试,再做决定。

年轻的急诊科医生,在我的坚持下同意先试2个小时,然后再看指标。那2个小时真是即漫长又难熬,急诊室里人来人往,刚刚还能自己打电话的老人,因为插管后立即昏迷而被迅速的推进了ICU。父亲的情况我是有所了解的,插管容易拔管难,以他目前的状况若进了ICU就很难再出来了。我只能咬牙坚持,那时我的亲人们给了我最大的理解与支持,他们坚决不让父亲进ICU,那怕为此而失去他。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2个小时一到,那一针筒的血又被送去化验,可结果却依然如此,还是有90多的高值,可父亲的神色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也能简单的进行交流了。可负责的急诊科医生依旧面露难色的告诉我,这种情况若是持续下去,如果再想要插管都会没有机会了。

那时的我反而有些麻木,因为不忍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我依然坚持用无创呼吸机也不想让他进ICU,那怕这样会要了他的命。


终于迎来了急诊科的交接班时间,此时呼吸科的医生也赶到了父亲的病床前,当我坚定的告知不采取任何的抢救措施时,医生让我签下了那份免抢救的声明。在被转入住院病房时,当值的医生也是如此询问,要不要抢救,并且严肃的告诉我,父亲的生命是以天计。

我望着那带着厚重呼吸面罩的父亲,虚弱的只能无力的转动双眼来回答我们的关切。那时候,所有的亲人们都用行动证明了对父亲的爱。姑姑们轮流带饭过来,表姐也隔三差五的来探望,几乎所有的亲朋都来探望父亲,因为医生的话犹如那利剑直指每一个关心父亲的人。

父亲在医院一住就是15天,每天都像是放在冰箱里的青菜而变得蔫蔫的,不停的打吊针,不停的抽血仿佛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指标一点都没有变化,还是那吓人的高,但我却想让父亲快点出院了,因为不想让他再这样受苦。

出院后的父亲捱过了最难过的一个星期,现在已经能再次自主用餐,有几次甚至都能吸着氧气坐在餐桌前和大家一起吃饭了。


回想那惊心动魄的过程,以及在急诊室里的纠结,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在父亲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现代医学的发达让人类有了更多对抗死亡的方法,可生老病死终究是我们怎样也绕不过去的,有时不折腾的离去是一种更高的关爱。

愿天下的老人都能平安喜乐!

来自: 掌上东论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5/04/16 13:54:58 来自 浙江宁波

坚决不折腾人。你才是孝子。

    发表于 2025/04/16 15:14:09 来自 中国

    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25/04/17 08:53:14 来自 浙江宁波

      正确选择。盼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25/04/17 09:06:27 来自 浙江宁波

        你的孝心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发表于 2025/04/17 09:08:52 来自 浙江杭州

          愿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25/04/17 10:54:54 来自 浙江宁波

            其实一般人很难做到这点,很容易被迫做出插管的选择,插上容易拔下来难。生老病老都是难免的,顺其自然却是最难的。

              发表于 2025/04/17 11:27:26 来自 浙江宁波

              进ICU极惨,年纪大了直接放弃就算了。

                发表于 2025/04/17 11:39:41 来自 浙江宁波

                中年人的辛苦
                祝你老父亲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25/04/17 12:20:39 来自 浙江杭州

                  2018年,曾经有一个多月,几乎每天下午3点半去ICU门口等着进去探视30分钟,插着管无法言语,唯有一点眼神交流,手脚都被约束着。唉,自手术38天后还是被ICU医生催着用院外护理车接回祠堂。女儿女婿曾经妄想以科学态度、以生命生存的意义来阻挡大人八百年难来往的长辈亲戚的手术建议,但最终还是被“怕花钱,不想养老”等无力辩驳的说法安排了胰腺癌手术。更可笑的是长辈亲戚们获悉下了手术台就进ICU后,一句“早知道这样就不要手术了,还能活几个月,现在活活折磨死了”让女儿女婿只能自责当初为什么不能坚定立场。楼主的坚定意志与患者的顽强生命力成就了美好。

                    发表于 2025/04/17 14:12:48 来自 浙江宁波

                    身体健康最重要了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