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计1787字,需阅读15分钟,以下为正文:

每个时代不同,在时代中的当代人所经历也会不同,这就使得不同时代的人在交流时,会产生差异点,因为各自所经历的事会成为一种不光是回忆的东西,还有些其它事物纠缠在其中。
前几天,和两位00后一起吃饭,席间聊起了家庭、事业两者间的关系。我的观点是家庭重要,事业也是围绕着家庭,两位00后则坚定的认为,事业重要,为了事业牺牲一些家庭的陪伴是无可奈何的事,也是值得的。他们的观点认为,男人注定了在家中的职责就是将家庭的经济扛起来,主要责任也是让家人过的不用担心衣食住行,这样的代价是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是可以接受的。
我却无法认同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家人的陪伴才是重要的,尤其是孩子的成长,看着如春笋般成长的孩子,我知道,实际留给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会太多。
看着眼前两位坚持自己观点的00后,我将说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我想到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他们本身还是孩子。所以,那种父亲对于能参与孩子成长的重要和欢乐,我无法用贫瘠的语言去描述,只能以后他们自己体会。
于是,我们转换了话题,开始谈起了教育。我告诉他们,在我们小时候,父母亲将我们送到学校时,会认真的和老师嘱托:“老师,这个娃就交给你了,他要犯错,你该打打,该骂骂。如果他还不改,你告诉我们,我们回家继续教育。你就当自己的娃来教育。”
看到他们不解的眼神,我明白,在他们上学的时候,父母不会再和老师说这样的话,现在的学校内,打骂和体罚都是会有让老师丢掉工作的可能。现在的老师对于学生都是引导和教育为主。
我和两位00后说,我无法去评判现在老师的教育是对或错,我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但我可以将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分享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感受。
我小学的班主任,是个女老师,个子很小,说话也总是斯斯文文,我几乎没看到过她发火。但是,有一天,她怒气冲冲的来到教室,我记得那天在下雨,在教室墙壁边上,放了一排雨伞,她随手拿起一把雨伞,劈头盖脸的就打起坐在最前排的一个男生。男生边闪躲,边求饶。
等到老师打累了,雨伞都被打散了,我们才发现虽然老师看起来打的狠,那个男生脸上却一点没事,原来老师都打在他的背和大腿。而这时,我们才发现老师早已经泪流满面,她是边哭边打的。那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班主任流泪。老师没多说话,打完后,让男生去门口罚站,她也走了出去和男生单独谈话。这事,当时我们都好奇,却无人知道答案。
直到多年以后,有个同学组织了同学会,有人提议去邀请以前的班主任,但到了班主任家中后,却发现她早已行动不便且记忆衰退严重。当年被她打的那个男生,看到班主任那一刻,他跪下了,趴在了坐在轮椅上的班主任的双膝上,开始嚎嚎大哭。
她茫然的看着在她膝上哭泣的中年男人。下意识的,她用手轻抚他的背脊。而看到我们,这些曾经在她生命时光中出现过的一张张依稀熟悉的脸庞,她却笑了,我们也笑了,但笑着笑着我们又哭了,只有班主任还是笑着,亦如当年走进教室看见在阳光下,温暖教室内认真读书的我们时露出的欣慰笑容。
同学会席间,大家多年未见,还是有很多话题,有人打趣的问起了当年那个男生这件事。而当年被打的男生此刻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有着幸福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他眼眶泛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哽咽着说出了当时的事情真相。
原来,那时的他父母都已经不在身边,他和奶奶一起生活,也在那个时候,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在他们的教唆下,参与了一次偷盗行为,那次是派出所来学校通报这件事。老师听完后,气急之下,才到教室暴打了他一顿。班主任后来还去了他家里,联系街道,帮他远离了那些不良少年,让他得以健康成长。
这个男同学,举起的酒杯久久没有放下,他说,没有老师当年的那顿揍,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他对老师充满感激,那一刻,我知道,有些时候,教育是可以改变一人的命运的。
故事说完后,两位00后没有说话,我知道,这样的情绪需要去消化。饭局结束,我一人走在月光下,我想着自己小时候,父母为了能让我们上学,能让我们吃饱吃好,只能去辛苦的工作和努力;这时候的他们,的确没有选择。后来年代的孩子们,在物质生活充足的情况下,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教育不再是以前的方式,这和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
毕竟,一切都在进步,过去的方式虽然有效,可能只适合于过去。未来会怎样,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还是会在孩子还想我陪伴的时间阶段里,好好的陪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