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梦(2)
——梦回龙溪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个人的人生最难忘的也许是童年时代罢? 在我的记忆中——大半个童年是在浙北的美丽小镇——菱湖度过的。 菱湖——顾名思义,我不说大家也一定猜得到:其一那里肯定是盛产菱角的吧——那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其二那里肯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也对:因为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虽不见有很大很大的湖泊,但河流纵横,鱼塘更星罗棋布——以至于出门就得坐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即使是两个离得很近的小村,过河来往也有那种两头都有绳的摆渡人过河可以自己拉的小小摆渡船。。。。。。 当然,今天我回忆的不是令人垂涎欲滴的鲜嫩的菱角,也不是享有盛名的什么湖泊——而是在菱湖镇西面傍镇而过的那条河流,也就是那条南通杭州北连上海黄浦江的“龙溪江”。
从我读小学二年级下册开始,我们家从溪西乡的农家租房搬到了菱湖镇上,具体在河西墩“淡水所”大门前西侧边上的一幢小小的职工宿舍(只住了三户人家),而房子旁边就是宽阔的龙溪江。 走出家门口隔着龙溪江向东通向镇里的支流,可以望见对岸不远处的当时的菱湖轮船码头——那码头有定期开往上海,杭州,湖州等地的内河轮船。 而记得几乎每天早上,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农家小船——两边船舷往往坐满了人,或从江对面的小河里划出来,或从江里远处划来而进入这条支流穿过“利济桥”的桥洞。。。。。。听大人们说他们是去镇上的茶馆喝早茶了。。。。。也还依稀记得我读小学四五年级时有个同学好像叫顾永强——他家就在当时的菱湖镇东栅(寨)开了个傍河茶馆(我记得常去他家玩)。 龙溪江上除了轮船和来来往往的帆船之外,最多的是那些个长长的木排,记得那些个木排有时候有拖轮拖着,有时候干脆就是两边有木排工用长长的包着铁头的竹篙人力撑着在江里缓缓而过。。。。。。 记得那时候屋边的龙溪江江水清澈而明净,岸边多是瓦砾沙石。。。。。。
等到放暑假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在母亲的允许下和邻家年纪和我差不多的小伙伴一起,开始下江戏水学游泳。当然最早是在河埠头的边上小心翼翼地拿着木盆(脚桶)只是站在半人水深的地方玩,可我这人大概从小喜水——看着邻家哥哥自由自在地徒手游动就“眼痒”起来,渐渐地趟到水没到胸脯处的地方,按他告诉我的方法一手扶着木盆一手“狗刨”起来。。。。。。几天过去后在水里的时间一长——就胆大起来:后来我就试着干脆放开木盆两手并用——虽然一连喝了好几口水但却渐渐有点掌握了水性能使身体不下沉了! 当然,一般下水我记得小伙伴都在三人以上,比我们小的就坐在岸边看我们玩。。。。。。就这样,从“狗扒式”开始——我们模仿电影里看来的什么“蛙泳”“侧泳”“仰泳”。。。。。小伙伴大家相互指点,相互评价,还一起进行水下“憋气比赛”——看谁潜在水里的时间长。。。。。。
从我们住的房子旁边的江边到当时的“淡水所”后门泊船处,那一段江边大概有百把米距离,江边多为沙石底,也有海带一样的水草,那江底水草中最多的是河虾。不知是哪个小伙伴听来的消息:说是能够活吞小虾的人水性就好——于是我们三四个小伙伴就比谁勇敢:居然每人都吞下了从水草丛中摸来的一只小虾!我记得当我把那只小虾咽下去的时候还在我身体里的胸脯什么地方跳了一下。。。。。。 有一次我和一个小伙伴发现了水下一丛很密的水草,认为那里面肯定有大的河虾吧?于是两人四手从四面悄悄地围摸过去。。。。。。不料“叱”地一声从水草丛中窜出一条水蛇冒出水面——把我俩吓得大惊失色连忙退后大叫起来!邻家哥哥闻声赶来眼明手快地一把拎起蛇尾用力一挥扔到远处。。。。。。于是那以后大家再摸虾时就分外小心啦。。。。。。 还记得我九岁那年暑假,有一天在龙溪江边玩水时,大概是上午十点左右有一艘轮船刚刚开过溅起江边巨大的浪头——在汹涌的浪里我们随波逐流地“躺”在水面上,这时有伙伴提议:咱们游到对岸去好吗?又提议说没有把握的自己带木盆!大家纷纷说好但却谁也没有带上木盆。。。。。。争先恐后的游到了对岸,然后休息了一会又游了回来。。。。。。当中午吃饭我把此事告诉母亲时她开始还不信,后来当邻家妈妈告诉她:这些“小把戏”(菱湖话小孩子的意思)胆子真大什么什么的(因为她的孩子也在其中),母亲才信了但又后怕得不轻——规定再下水玩绝对要经她同意——不然就要告诉父亲什么的。。。。。。
学会游泳不但锻炼了我的体魄,也磨炼了我的意志。 有了在龙溪江里戏水游泳的基础,后来回到宁波老家在村子旁的小河里游泳就觉得江河无法相比——总觉得好像太窄了吧? 后来在读中学时,在一次大概距离为500米的全校游泳比赛中,夺得全校第五名,从而进入那年我们学校(当时的鄞县姜山中学)参加县体委组织的“横渡东钱湖”的学生代表队(10人)。 。。。。。。
(选自回忆文集《寻梦菱湖》(杨宏伟主编 2019上海文艺出版社 有删节)

|
|
[恭喜,此贴已于2025-05-29 13:58:19 在江北区 被 车前子7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恭喜,此贴已于2025-05-30 17:38:46 在60年代 被 担风袖月@wechat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