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又被东论网友的留言暖哭了!在宁波,总有陌生人在偷偷爱你  [复制]

阅读[] 回复[35]

发表于 2025/06/04 16:26:32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上周我们发了东论上的“宁波暖”故事后,很多网友纷纷留言,分享了更多的暖心故事。


到网友提到的这位“撑伞好邻居”,小东君的心又被戳了一下!记忆也一下子回到2018年的5月。


当时,这位大爷的善举不仅感动了宁波,还火到了全国,被央视等媒体报道,成了名副其实的“国民好邻居”!更让人动容的是,大爷对于自己“火了”这事儿还有点不好意思,直摆手说“就是顺手的事,楼上楼下,应该的嘛”。这份做了好事却不张扬的平常心,不正是“宁波暖”最本真的模样吗?


一把伞,撑起的是邻里守望的情谊,更撑起了城市文明的温度。这么多年过去,当我们再次回看这个瞬间,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纯粹的善意在流淌。它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从未消散,宁波的温暖从未止步。

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撑伞人”吗?

你是否也曾在某个瞬间,被陌生人的小小举动温暖治愈?

或者,你自己就是那个传递温暖的“撑伞人”?


TA可能是:

暴雨天,默默把你忘收的快递挪到避雨处的陌生人;

电梯里,主动帮你按住开门键等后面跑过来的人;

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主动放缓车速的司机;

甚至是,像东论网友“M”遇到的那样,一个主动承担责任、留下暖心字条的“肇事者”

……

这些“撑伞”的瞬间,或许微小,却足以温暖很多人的心。


小东君知道,这样充满人情味的暖心小事,一定还在宁波的各个角落悄悄发生着。它们藏在你的手机相册里,印在你的记忆里,温暖着你的日常。


快来评论区继续“晒”出你遇到的“宁波暖”吧!


别让这些微光被埋没! 用你的文字、照片(如果方便的话),把这份温暖分享出来。小东君会持续蹲守,认真整理大家的留言和故事。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更多属于宁波人的温暖记忆!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5/06/05 08:03:07 来自 浙江宁波

我们小区业主群有事没事怼物业,说话尖酸又刻薄,有天物业经理出了交通事故,几天时间业主捐了将近20万给他,最后还是没能回到工作岗位来,物业经理的家人最后把他一部分器官捐献了,可是小区门口再也看不到那个穿着笔挺西装,乐呵呵的身影了。。。

    发表于 2025/06/04 20:30:30 来自 浙江宁波


    暖心的一幕也曾出现,今年2月份我的战友周兴国在江北大河与梅竹路交叉口附近水域勇救落水者。确认一切无碍后,他默默离开了现场。

      发表于 2025/06/04 20:33:17 来自 浙江宁波

      想当初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有次在三官堂坐环线公交的时候,发现旁边座位有个钱包,看到钱包里有现金还有当天的火车票,主动报了警。后来失主也公安帮助下找了过来,还要给我200元感谢,被我婉拒了。当时还被室友拍视频,发了优酷……

        来自: 掌上东论

        发表于 2025/06/05 08:19:59 来自 浙江湖州

        楼上楼下的怎么会没有邻居的电话呢?我都有,有事打电话或者微信,前几天去无锡玩,太湖边上逛的时候,停车场一辆宝马车副驾驶车窗玻璃没有关,下着大雨,我叫老婆娃儿等一下,我打电话,连云港的车牌,第一个没接,第二个再打,旁边买雨衣的小贩觉得我好怪异,站在那里看,第三个终于打通了,告诉对方,对方说马上来关窗,我相信一个善意的举动,能够避免别人一次大的损失,也不需要对方说什么谢谢,值得!

          发表于 2025/06/04 17:10:36 来自 浙江宁波

          宁波真的好人多。今年五一,家属被汽车碰倒了,陪家属去医院检查,邻居听说后,立即给在家的孩子送去了晚饭,感谢好邻居。

            发表于 2025/06/04 17:24:03 来自 浙江杭州

            在宁波乘公交时总能看到,那些司机师傅,无论多赶时间,只要远远瞧见斑马线旁有人等候,就会早早地、稳稳地把车停住。直到行人安全走过,才重新起步。那份安静等待里的尊重,让人印象深刻。

              发表于 2025/06/04 18:41:37 来自 浙江宁波

              好几次在路上掉东西了,马上会有人提醒我,甚至热心地帮我捡起来[囧][囧]在宁波真的很少丢过东西,暖心又安心[太阳]

                发表于 2025/06/04 18:47:17 来自 浙江

                五一期间带女儿去东钱湖,在湖边走女儿看到农民伯伯种的小桃子,非要摘,那个爷爷看到以后摘了一大把给我女儿,小小的桃子脆甜脆甜。真的会被感动到

                  发表于 2025/06/04 20:01:01 来自 浙江宁波

                  我也分享一个暖心故事:前段时间,我们隔壁日湖琴云小区一个保洁员被查出食道癌晚期,小区居民自发捐款,都在业主群里发红包,3天时间,175户一共募集了7万元!真的切身感受到了文明城市的温度,大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氛围真的很令人感慨。

                    发表于 2025/06/04 17:54:46 来自 浙江宁波

                    外婆一个人住在潘火的一个小区里,平时除了我们自己家里人,就是她那个网格员邱师傅了,牢牢来看她的,很勤快,老是给她打打电话关心情况,说是什么慰问独居老人,外婆很开心的,我们也觉得很暖心,为他点赞!

                      发表于 2025/06/04 18:09:21 来自 浙江宁波

                      记得有一次下大雨,邱隘的一个路段有大面积积水,为了避免过往行人被溅到水,这个路段的一排车辆缓慢前行,让过往行人安全通过。

                        发表于 2025/06/04 19:36:49 来自 浙江宁波

                        从撑伞爷到爱心驿站再到棉鞋奶奶,每一个普通人爱着另一个普通人,这也许就是人间大爱的

                          发表于 2025/06/04 19:39:51 来自 浙江宁波

                          又被宁波的善意圈粉了

                            发表于 2025/06/04 19:42:07 来自 中国

                            助人为乐的点滴之举也是人性的光辉

                              发表于 2025/06/04 19:44:12 来自 浙江宁波

                              暖心的故事在这个叫宁波的城市不停上演着

                                发表于 2025/06/04 19:49:38 来自 浙江宁波

                                又是被宁波圈粉的一天!

                                  发表于 2025/06/04 20:31:40 来自 浙江宁波

                                  上次去孔浦加油,看到有辆车跟电瓶车撞上了,人被车压住,真是吓死欸赶紧报警,还好当时排队等加油的车主好几个,加油站工作人员都一起冲上去了,一群人去抬车把人拉出来,真真是人心齐泰山移,车是真的重,也还好抬起来了,还是好心人多啊,但凡慢点就危险了,后面救护车也来得很快。这我真的能记好久,太惊心动魄了,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25/06/04 21:03:33 来自 浙江

                                    我想起了宁波江北退役海军老兵孙丹。
                                    最近一个下雨天,他路遇骑电瓶车的张阿姨摔倒,腿被压住动弹不得。孙丹二话不说,搬开车、仔细查看伤势,担心老人骨头脆弱,立刻冒雨送她去医院。挂号、陪诊,他全程跑前跑后,直到阿姨家人赶来才默默离开。后来才知道,阿姨刚伤愈,幸好送医及时!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挺身而出了。早在2020年,他就曾在列车上冷静急救一名突发疾病的少年,处理得当,守护到家人到来。孙丹用行动证明,军人的担当,永不褪色。

                                      发表于 2025/06/05 08:14:23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6/05 08:16:21 来自 浙江宁波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我为人处世所要遵循的原则。

                                          发表于 2025/06/05 08:46:34 来自 浙江舟山

                                          好人平安

                                            发表于 2025/06/05 09:02:07 来自 浙江宁波

                                            这个世间有时候虽然会破破烂烂,但总有善良和勇敢的人主动来缝缝补补,之所以有这些美丽的人的存在,让宁波这座城市很温暖!

                                              发表于 2025/06/05 09:55:34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6/05 10:35:06 来自 上海上海

                                                  发表于 2025/06/05 10:51:07 来自 浙江宁波

                                                  文明与否,其实窥一斑城市的表象就可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这个城市的违建多不多,马路上的隔离栏多不多,非主要道口的信号灯多不多,非主要道路的小摊小贩多不多及撤摊的时候有没有自觉的搞好卫生,小区楼道等公共空间内私有杂物多不多,城市及小区道路的停车是否井然有序......记得小时候见不得乞讨的可怜,把口袋里的2毛钱尽数给了出去,自己从新华书店走着回里潜龙。现在想来这是愚蠢,唯有个人富足外溢,文明才可持续不断...

                                                    发表于 2025/06/05 19:43:03 来自 中国

                                                    我有个故事要分享,镇海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助力百余位学子实现求学梦。即使他身患重病、深陷人生的泥潭,也从未放弃过一个孩子。30年的默默奉献,78万余元的无私捐助,他托起了122名学子的梦想。

                                                      发表于 2025/06/05 21:51:49 来自 浙江宁波

                                                      过年了,宁海县跃龙街道红枫公寓邻里一家亲,居民们开开心心举办邻里年夜饭共庆年节。业委会和物业经理一起登门看望小区老年人和困难户,年龄最大的有103岁高龄老人。关爱老年人是社会传统美德,也是红枫公寓一直弘扬的邻里之间美德。十年来,业委会和物业坚持在节假日看望老年人活动,已形成惯例。

                                                        发表于 2025/06/06 09:34:04 来自 浙江宁波

                                                        余姚市阳明街道新城市社区有个90岁的老奶奶诸水云,独自承担起照顾因病瘫痪在床的孙女的重任,耄耋之年撑起一个破碎的家。
                                                        “我从她3岁的时候开始照顾她,一直照料到现在,她已经40多岁了。”诸奶奶哽咽着回忆起她家的不幸遭遇。原来,小刘3岁那年发了一场高烧,高烧过后便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屋漏偏逢连夜雨,紧接着,小刘的父母离婚了,母亲改嫁,父亲也离家出走。从此,诸奶奶一人挑起了照顾孙女的重担,仅靠自己和孙女的低保金维持生计。
                                                        为了省钱,诸奶奶舍不得买尿不湿,只能使用尿布。脏了就洗一洗、晒一晒,重复使用。
                                                        诸奶奶还年轻一点的时候,她家阳台上总是挂满了尿布。“如今我年纪大了,尿布也洗不动了,好心人给我们送来一点尿不湿,这些尿不湿对我们太有用了。”诸奶奶说。
                                                        诸奶奶所在的新城市社区对这个特殊家庭给予了多方面的关照,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竭尽全力帮扶诸奶奶一家。同时,还帮助诸奶奶祖孙和余姚首创水精灵志愿者服务队成功结对,后者连续9年来到诸奶奶家慰问,给诸奶奶送上慰问金和尿不湿,服务队的成员还帮诸奶奶检修了家中部分破旧的水管。
                                                        一年前,长青颐养有限公司给诸奶奶家提供了长护保险服务,护工每个月上门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给小刘喂饭、帮扶其进行简单锻炼、打扫床铺等。

                                                          发表于 2025/06/06 09:39:54 来自 浙江宁波

                                                          宁波37岁盲人妈妈夺得冠军!她的故事,让人泪目…

                                                          一个月前,这位37岁的盲人妈妈在宁波图书馆举行的2025年浙江省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光明阅读大赛(宁波赛点)中夺得冠军,成为“阅读之星”,但她的故事远比比赛更动人。

                                                          声音为媒:一段特殊的网恋故事

                                                          1988年,陈灵芝出生便双目失明,母亲高银芬不顾他人劝说,坚定守护女儿:“这是我生的孩子,怎么舍得放弃?”

                                                          为让女儿学会独立,她狠心教其做家务,即便目睹陈灵芝在盲校学习时撞得鼻青脸肿、在家中摸索做事时屡屡碰壁,也强忍心疼坚持放手。这份看似“严苛”的爱,为陈灵芝铺就了独立行走于世的路,让她在黑暗中早早学会用双手丈量生活、用心灵感知世界。

                                                          “以前总觉得,像我这样的盲人寻找爱情太难了,特别是女生。”陈灵芝摩挲着手机边缘,回忆道。母亲曾为她介绍过几位视力良好但其他方面有残疾的相亲对象,“可就是聊不到一块去”。

                                                          直到同学一语点醒:“盲人还是要找盲人,才有共同语言。”可即便在盲人圈子里,陈灵芝也迟迟没遇到心仪的对象。“我不愿将就,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总要找到有共鸣的人。”她说。

                                                          转机出现在2014年1月。通过同学介绍,陈灵芝认识了同为视障者的沈晶晶。“他大我四岁,是先天白内障,视力比我好一点。”陈灵芝回忆,起初只是普通的微信语音聊天,直到第一次见面,她提到校友在组织给盲校捐款。

                                                          “我随口一提,他挺乐意的,二话不说就去银行汇了款。”这个举动让陈灵芝心头一热,当晚就带着这个“只闻其声”的男人回家见了父母。

                                                          沈晶晶至今记得第一次去陈家的场景:“她妈妈做了一桌子菜,不停地给我夹菜,那一刻我就想,这就是我想要的家。”

                                                          相濡以沫:病榻前的守护

                                                          婚后的生活平淡却温暖。丈夫总会按她的口味烧菜,家务活抢着干;她提出想做的事情,他从不推脱。“他不会说甜言蜜语,但都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陈灵芝说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描绘丈夫的轮廓,仿佛这样就能“看见”他的模样。

                                                          沈晶晶最难忘的是三年前那个寒夜,高烧39℃的他躺在床上浑身发抖。“平时都是我照顾她,那次轮到她照顾我。”他嘴角不自觉上扬,“她摸索着煮了鸡蛋,那是我吃过最暖的食物,当时我真的很需要她在身边。”

                                                          这个总说自己“粗线条“的男人,却把妻子点滴的关心都刻在心里,“半小时没见我,她电话准会打过来。”沈晶晶说有人觉得这样“管太紧、没面子”,他却觉得珍贵,“这是在乎,是家人才能给的踏实。”

                                                          而最让陈灵芝刻骨铭心的,是两次拨打120的经历。“一次是他肾结石发作,疼得直不起腰;一次是半夜突然胸闷气短。”她至今记得在黑暗中摸索手机按键时的无助,“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人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有个伴。”

                                                          共克时艰:黑暗中的碰拳约定

                                                          2020年,推拿店经常关门,有时三个月没有收入。“最难的时候,我们一分钱都没有,还要交房租和房贷。”陈灵芝至今记得夜里丈夫在黑暗中辗转反侧,床板发出细微的咯吱声。“我知道他在算账。”她常开导丈夫,“我想得比较开,困难总会过去的。”

                                                          “灵芝一直很乐观,这也是她当时最吸引我的,她属于那种‘就算明天天塌下来,晚上也睡得着的人’,当年我感觉崩溃的时候她会和我说‘来,碰个拳’,给我打气。”沈晶晶哽咽着提到,两个坚硬的拳头在黑暗中轻轻相撞,发出沉闷的声响,这个简单的动作,成了他们相互鼓励的方式。

                                                          如今,店里生意渐渐恢复,社区也给予他们诸多帮助,夫妻俩也接一些手工活补贴家用。“低保金加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我们家每个月大概能领到4000元,能抵过房租和一些生活开支。日子过得挺踏实,我们已经很满足了。”沈晶晶笑着说。

                                                          爱的传承:儿子是我们的眼睛

                                                          推拿店进门右侧,一整面书架上整齐排列着《昆虫记》《哈利波特》《DK百科全书》等书籍,这是10岁儿子冬冬最珍视的“知识宝库”。这些书籍不仅承载着孩子求知的渴望,更寄托着父母未竟的梦想。

                                                          “我经常在直播间淘微瑕书,其实就封皮有点小瑕疵,内容都完好,特别划算。”陈灵芝轻抚着书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里只放了一部分,家里还有更多呢。”

                                                          健康活泼的冬冬,用他明亮的双眼为父母“看”世界,也成了这个特殊家庭最温暖的纽带。

                                                          陈灵芝用独特的方式参与着冬冬的学习成长。通过读屏软件她能熟练使用各种手机App,在微信上和儿子班主任聊天,还能在学业上辅导儿子。

                                                          “我会让他把作业读给我听,用耳朵检查对错。”说到这里,她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就是没法指导他写字,他的书写可能不如其他孩子工整。”

                                                          但这个懂事的男孩总是安慰妈妈:“字写得不好没关系,我可以当你的眼睛啊!”

                                                          冬冬不仅是父母贴心的“小向导”,更是家里的“小太阳”。这个乐观开朗的男孩从二年级起连续两年荣获学校“十大歌手”称号,舞台上自信大方的表现完全看不出他来自一个特殊家庭。在公众场合,他总是自然地牵着父母的手,骄傲地向别人介绍:“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

                                                          每天放学回来,冬冬都会变身“小解说员”,为妈妈描述沿途的风景:“今天校门口那棵桂花开了,香得整个路口都能闻到”“便利店新养了只小花猫,毛色是黄白相间的”。

                                                          家里养的柯基“六六”是他最好的玩伴,也弥补了父母无法常带他外出游玩的遗憾。

                                                          “我们对他的学习期望很高,可能比普通家长更严格。”陈灵芝坦言,她和丈夫都很爱学习,但因视力问题没能进入大学校门,所以格外重视儿子的教育,无意中给孩子更大的压力,“我们不求他大富大贵,只希望他将来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过上比我们现在更好的生活。”

                                                          看不见的世界,触得到的爱

                                                          5月20日,这个被赋予“我爱你”寓意的日子,陈灵芝和沈晶晶依然在推拿店里忙碌。他们的爱情没有烛光晚餐和鲜花礼物的装点,却浸润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是丈夫煮面时特意多加的一把青菜,是妻子对晚归丈夫那一声温柔的叮咛。

                                                          “对我们来说,能两个人一起出门走走就是最大的浪漫。”夫妻俩有个共同的心愿:等儿子再大些,要坐旅游列车去西藏、新疆。“虽然看不见雪山和经幡,但我们可以一起听风掠过高原的声音,感受阳光洒在脸上的温度。”

                                                          在这个以“爱”为名的日子里,这对盲人夫妻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爱的真谛——它不是华丽的誓言,而是黑暗中的相互扶持,是触觉里的温暖,是平凡日子里的相依为命。

                                                            发表于 2025/06/29 17:27:11 来自 江苏南京

                                                            善良也会攀比的,每个人都想比别人多做一点。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