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该放养好,给他所有的自由,天真,快乐,还是该适度培养好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呢?
我是一个两个孩子的家长(70后),浅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不喜勿喷!
首先我赞成孩子从小大概2周岁左右就要开始培养好习惯的观点。
养育儿经历:
一、育女儿经历
1.反对孩子从小由老人抚养。第一胎女儿,因结婚前和结婚后都靠自己白手起家,女儿出生后至5岁,有4年是外婆抚养,5周岁买房后方接到身边。这时候女儿许多生活习惯基本性格已经养成,外婆外公就是最基本的养活,没有任何引导性的培养,孩子到宁波后本该第二年就上小学,但因各种习惯都没有,只得延迟一年入学,再上一年幼儿园。
2.家长与孩子感情不深,之前缺失的在后面的生活中慢慢弥补,也有各种痛苦经历,比如纠正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按时起床,写作业、不许说谎等经历,那是要付出比从小培养多十倍的努力和耐心。
3.虽然家长一直耐心引导教育,但散养那一段时间的经历,还是导致孩子和父亲不亲近,感情淡薄,小学时成绩还行,到初中开始滑至中上水平,经家长教育和培训等,考入一所较好的高中。
4.重点说一下初中出现的青春期逆反。那时候还没有电话手表之类的,许多家长给孩子配了手机,于是就各种想要手机,都被家长拒绝,女同学各种奢侈品和零食等,也是特别的向往。这段时间家长也是做各种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期间还借同学手机在家玩,被发现退回后,自己偷偷用零花钱买了手机,发现后被没收等等各种行为,成绩一度下滑至中下水平。初三时家长反复做思想工作,并让其暑假做手工赚钱,体验生活不易后,稍有所改变,逐渐走上正轨。
5.高中理科严重瘸腿,数学150分,经常在90分以下,最终选考文科类,但家长仍加强对孩子的数学培训,请一对一家教,语文和英语等能保持优秀,最终高考考入杭州师范大学。
二、育儿子经历
1.儿子是意外怀孕,在妻子和其他家人坚持下,最终选择了生下来。姐弟二人相差10周岁。
2.儿子一周岁左右,妻子建议将孩子送回老人处抚养几年,丈夫坚决反对,最终夫妻二人抚养。
3.儿子两周岁半开始接受早教,送入早教机构,业余家长也开始培养识字、讲故事等。逐渐孩子开始在音乐及文字方面进步较大,爱好广泛。
4.幼儿园期间小班和中班在学区幼儿园上,表现的算正常,但性格偏胆小内向,大班果断送入双语幼儿园。这一年期间改变非常大,参加了校外的小主持人培训,钢琴启蒙等,性格逐渐阳光自信,期间参加各种培训机构,区图书馆组织的故事大王比赛,都获得很好名次,最终还主持了双语幼儿园第十三届毕业典礼。
5.大班下学期,开始分床、再分房间独立睡,每天睡前讲成语故事,平时休息或节假日也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旅行。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性格独立,识字能力强,有规矩意识等良好习惯,尤其是在学习时,懂得安静思考,不懂就问。
6.小学期间得益于之前养成的好习惯,成绩一直优异,每一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学生等,作文获得区,市及省的各种奖项,还获得过冰心作为三等奖,参加了区里的各种合唱比赛,也均获得过好的名次,小学毕业时钢琴考试过7级。
7.进入初中,现在已经是初二学生了。初中两年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十左右,已成功入团,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许多孩子平时考试有作弊行为,但我家不会,因为他懂在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是做不了弊的,所以平时实打实考试做题。至目前没有参加过校外学科培训,均在由家长教育并在家刷题提高自己,钢琴继续学习暂停,但坚持双休日练习。
8.初中每天晚自习到家,家长检查各科家庭作业后订正,然后再根据学科学习情况进行刷题。主要以数学、科学为优先。语文以现代文和文言文以及作文辅导为主,英语从小就很好,平时刷一些阅读理解,作文背诵等,社会抓默写及综合题的逻辑分析和条理性解答。
9.周一至周五没有手机,手机由家长保管。周六周日允许各玩1.5小时的游戏后上交手机。与同学联系用老年机打电话。
10.儿子至今学习时间观念很强,学习效率较高,自律性强,也适当做部分简单家务。双休日保持一个月有一次外出旅行,节假日视情况而定,寒暑假保持均有一次旅行。
11.希望这次期末能继续保持优秀,在初三时考入自己定下的目标:区重点高中。
各位家长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