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历只是“现代人”参加工作的基础。已经比较普及。
不只是大学学历普及。
而造成差距的,是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会交际,不同的性格与天资不同的外貌等。
曾经的大学是你的理想或者梦想,你才会坚持18年的学习。
那么其他梦想也是一样的。比如想买一辆车,想买1套房子,想环球旅行等等。
人生的动力在于追求理想或者心愿。而且也只有心愿才能驱动人生。
从一生的角度讲,一般说60岁前,痛苦与快乐是相对平衡的。
只是每个人的性格或者辩证比例不同。
没有考上大学,从10年以上的角度看,从社会整体运行的实际看,那就是不一定是坏事。
如果一个社会都坐办公室,没有创造财富的底层,那社会是不对的。
当然“现代人”不像以前那代人那样知足了。所以经济压力负担也大。大学毕业在电视剧中只是进入社会工作的基础。
当每个人都是大学生了,那么谁都不是大学生。当全民经商了,那么商人便不是优秀的代名词了。
但是真正的社会现实往往更残酷,这是需要来龙去脉地去分析的。可以考察社会的行行业业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