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连环卖房”事件,前阵子曾传遍宁波房产中介圈。 记者近期采访了解了该起事件的完整过程和最新进展。 一起来看。 NO.1 在房东只收到首付款的情况下 房子被过户,又被买家转卖 这起事件中的房子,是海曙区江上花园小区的一套二手房,建筑面积125平方米。 今年4月,房东朱女士在海曙区万成路15号的“诚发房产”门店,与买方朱先生签订《存量房屋买卖中介合同》,卖掉了这套房子,谈妥房屋总价343.8万元。 按照合同约定,买家朱先生须在4月28日前交5万元定金,5月15日前支付52万元首付款(注:含定金),6月15日前支付291.8万元尾款。
交易时,朱女士不在宁波,由她母亲作为委托人进行房产交易。 在她母亲未坚持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的情况下,双方约定并于5月15日完成首付支付、网签及过户。 事件的重点来了—— 过户当天,买家朱先生以办理抵押贷款为由拿走了产权证,但并未申请贷款,而是火速以236万元的低价将房屋转卖给了翁女士! 翁女士接手后,立即以309万元的价格挂牌出售…… NO.2 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 房产中介存在诸多蹊跷 朱女士得知情况后,十分着急,立即联系买方朱先生。 朱先生称他委托中介史先生办理相关手续,因银行贷款未拿到,故中止交易,房子他已退回。 但事实是,朱女士并未收到房子,而是被莫名转卖掉了。 在中介及买家这波不按常理出牌的“神操作”之下,只收到了52万元首付款的房东朱女士,显然面临“财房两空”的巨大风险! 朱女士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6月15日,按照合同约定,朱女士本应收到尾款,但买方并未履约。 次日下午,甬派记者联系朱女士,并前往那套江上花园的住宅。房子为毛坯房,无人居住,但是门锁已换,朱女士也无法进入。 记者多次拨打中介史先生在房屋合同中留下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朱女士此前所售房子为毛坯房,无人居住,由于门锁已换,无法进入。 这里面,中介方存在诸多蹊跷之处。 甬派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交易中介“诚发房产”江南绿洲店,早在去年11月就已注销,可门头招牌在今年5月仍未撤下,且工作人员也无法联系上。 “诚发房产”江南绿洲店门头招牌今年5月中旬仍挂着。 6月16日,记者前往史先生所租的万成路15号房产租售店面,发现该店已停止经营。 店内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该店面于去年11月转租给史先生,租期截止日为今年6月15日。 房产中介店铺门头已更换,并已停止房屋买卖。 朱女士透露,此前派出所民警曾数次联系中介史先生,对方表示会在6月15日支付尾款,但后来史先生的亲属通过微信联系她,表示没钱支付尾款,并承诺“补齐此前收到但已被花掉的房款并积极配合退房”。 NO.3 结局:幸好幸好! 事件的结局,还算好。 眼看尾款追讨无门,朱女士遂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并启动诉讼。 属地派出所立案调查后,警方初判“够不上诈骗”,协调法院立即对中介收款账户进行保全,防止资金转移。 法院介入调解后,划扣了中介账户内第二位接盘者翁女士支付的购房款,其中不足的款项要求中介史先生补齐。 经多方斡旋,翁女士同意配合办理退房手续。 6月30日下午四点,朱女士、史先生、翁女士先后抵达海曙区政务服务中心。 中介史先生将此前花掉的一万余元钱尽数补上,同时还承担了房屋过户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税费,以及法院诉讼涉及的部分费用。 随后,朱女士与翁女士就该套房屋进行了“网上签约”。翁女士提出法院先将购房钱款打入她的账户,才同意配合办理过户手续,两人约定于7月5日上午一同前往海曙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过户手续,届时朱女士便可拿回自己的房子。 NO.4 二手房买卖如何“避坑”? 宁波某连锁房产中介机构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闹得沸沸扬扬的“连环卖房”事件,罪魁祸首是中介机构的严重违规操作。 根据行业规范,中介必须待卖方收到全部房款后,才能将产权证交到买方手中。 然而,此次事件里,中介未履行应有的监管职责,这一失职行为直接导致卖方失去了对房产的控制权。 海曙区住建部门也发出提醒,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先过户后付款”的操作方式蕴含着极高的风险。 在这起事件中,买方计划用经营贷来支付尾款,此类贷款是直接发放至买方账户而不是卖方账户的,这就使卖方几乎完全失去了对房子的控制权。 如果你是二手房房东,对于爽快付首付、但说后续要拿着过户后的产权证去办抵押贷款或者经营贷之类而不是办按揭来付尾款的买家,千万千万警惕! 最为稳妥的做法,是坚决要求买家办按揭并通过二手房交易交易资金监管完成交易。 在资金监管模式下,二手房交易的流程是:合同网签备案——买卖双方在银行办理资金监管——买方向银行申请按揭按揭(预)审批——审批通过后买卖双方去办过户、交税——银行放款——交房。 在这个流程中,如果买家按揭办不下来,房子就不会被过户、交易终止,房东不会面临“财房两空”风险。 另外,房产中介机构和中介业务员靠不靠谱,也关系二手房买卖的安全与否。 如何找靠谱的中介?我们“宁波楼市报道”之前专门就这个问题做过稿子,可点击《卖二手房,从找对靠谱的中介开始!》查看。 根据房管部门要求,所有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的机构都须在属地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后会产生唯一的备案编号,从业人员同步进行实名登记,登记后会有唯一的从业编号和二维码。 全市所有已备案中介机构和已登记的中介人员信息都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官方渠道轻松查询到——换句话说,如果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查无此店”或“查无此人”,卖家就要警惕了! 途径1.“宁波市房产交易信息服务网”—“信用评价”—“经纪机构”/“经纪人员”/“党员经纪人”。 途径2.“浙里办”APP—搜索“房屋租售”应用—“信息查询”—“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中介人员”。 |
发表于 2025/07/04 00:57:12 来自 美国
这么恐怖?先银行预审批,通过后,中介拿买方的房产证,和房东,客户,一起交银行,银行放款
|
来自: 东论 iPhone客户端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