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问题
一群人渣天天在网上造谣说:古代人的平均寿命非常短,说中国古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20-30岁,列出许多的数据,煞有其事对中国人和中国历史进行污名化,今天我就把这件事的老底给他掀掉,事实的这个最后结论可能会刺痛很多人,可能会被“和谐“如果”和谐“了那将是一种损失。
这个污名化的源头是西方殖民主义学术,最早呢是一个叫威廉·亨特的外国人,在1882年《广州番鬼录》中写的,以珠江流域鸦片吸食群体的非正常死亡率为样本,所言中国苦力的平均寿命活不到35岁。3年后这个结论被《大英百科全书》收录,这个根是在150年前就种下了,1975年美国人口学会的年会上,普利斯顿大学的安斯利·科尔,用非洲撒哈拉地区模型,推算出中国秦汉时期的预期寿命仅为22岁,这个数据被联合国1977年《世界人口展望》收录,成为国际组织的引用标准。1953年《中国通史简编》引用列宁前资本主义社会亡率的模型,断言汉代农民平均寿命不超过30岁,1987年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秦汉社会生活章节,标注古人平均寿命为30岁,虽然标注为西方学者的研究,实则直接套用的科尔模型,导致错误的认知在代际传播,1992年《文汇报》断章取义刊发《葛建雄:古人活不过35岁》将1991年《中国人口发展史》中的古代婴幻儿死亡率分析,曲解为全民寿命结论,1996年林万孝在非专业期刊《生命与灾害》发表《我国古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宣称商代18岁、唐代27岁。这种错误认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尤其是一些网文剧强化了这种叙述错误的观点,经三重传播链条;殖民学术、教条教材、流量媒体,完成了话建构。
那么中国古人真实的寿命是怎样的呢,尹湾地区的汉墓《集簿》木牍显示,西汉末年东海郡8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为2.4%,90岁以上的占比为0.84%,明代吴江县志记载,80岁以上老人的占比为1.95%,百岁老人占比为0.024%,而2020年中国8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仅为1.75%,完全比不上古代,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对中原地区新古器时期至明清时期,所出土的人骨进行了检测显示成年个体的平均死亡年龄大约是在50岁到55岁,这个数据应该是考古的实证,应该是真实靠谱的。《礼记·王制》记载,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这应该是古代养老体系的明证,其实和现代的养老体系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其实他们造谣我保古代人的寿命短,很重要的原因是抹黑中医,你们看他们刻意强调抗生素发明以前,潜台词就是西方医学诞生以前,中国人寿命很短,那中医肯定就不行了,其实中医到底行不行我让dps统计了一下中国古代中医的寿命,他的结论是能够达到79岁以上,其中寿命最短的57岁,寿命最高的是孙思邈141岁,即便把孙思邈按101岁算中国古代中医的平均寿命也超过了79岁,为了进一步验证又让dps找了80位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名医,计算出的平均寿命为80-81岁,并且deepseek说中医群体长寿是显著特征,所以中国人你是相信我们的古代祖先,还是相信那些西吸血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