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月下旬的一个早晨,天还没亮透,蝉儿已在枝头练嗓子,我望着窗棂间的鱼肚白,咽下了最后一口泡饭,喉间似乎还梗着一根咸齏菜。这时,生产队长老方的哨子响了,哨声刺破了晨雾,我赶紧拿起一把沙尖(镰刀)、抄起扁担,去“七阁屋”东边的大樟树下集合。不一会,能到的全到了,约有三十几人。老方把大伙分成了四个小组,其中有两组去收割早稻,其余的去晒谷和牵牛耕田。 |
[恭喜,此贴已于2025-07-14 13:11:01 在60年代 被 寒江雪a@qq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发表于 2025/07/14 11:01:11 来自 浙江杭州
发表于 2025/07/14 11:14:04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7/14 11:14:38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7/14 17:05:44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7/14 17:27:48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7/14 18:41:23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7/14 20:55:39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7/15 08:22:42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7/15 08:57:52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7/15 09:26:11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7/15 12:56:15 来自 浙江杭州
@周万忠Jason@wechat:当年还没有读完初中一年级的我,一个十六岁的小青年,正是学习科学文化的黄金时光,却受“文革”祸害,被冠以“知识青年”的帽子,无奈去农村接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在今天看来是何等地荒唐!愿子孙后代能牢记这段历史和教训——那么你觉得我自己生命中最精彩发光的片段是这段日子吗?
|
发表于 2025/07/15 14:47:54 来自 浙江杭州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