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去中间化” 打破困局,打破利益失衡的重要路径  [复制]

阅读[] 回复[0]

发表于 2025/07/17 23:46:49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日本农协(JA)作为覆盖农业生产、销售、金融的庞大组织,其初衷是保护小农经济,但随着规模扩张逐渐形成垄断地位:一方面通过统一采购农资、销售农产品时抽取佣金,压缩农民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借助政治影响力推动高关税、价格保护等政策,使国内农产品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让国民承担溢价,形成“两头获利” 的格局。这种模式虽在特定历史阶段稳定了农业,但也因效率低下、阻碍市场竞争,成为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争议点。



反观国内小区治理,部分物业公司也存在类似的 “中间层膨胀” 问题:通过垄断小区服务,在收取物业费的同时,截留公共收益、降低服务标准,既损害业主利益,也背离了物业管理的本质。而裕兴苑、宁波紫郡小区等小区的自治实践,恰恰通过 “去中间化” 打破了这种困局 —— 业主直接掌控管理权限,公共收益透明分配,服务成本精准控制,本质上是对 “利益闭环” 的重构:让治理成果直接惠及主体(业主),而非被中间层截留。



这两种现象的对比揭示了一个共性规律:无论是农业领域还是社区治理,当中间组织的权力缺乏制衡、利益分配脱离主体监督时,就可能异化为既得利益集团。而破解之道,正在于强化主体自治能力 —— 农民通过合作社自主议价、参与决策,业主通过业委会掌控管理主导权,本质上都是让利益相关者直接参与分配机制设计,从根源上避免 “被代表”“被盘剥” 的困境。这也印证了 “自治是打破利益失衡的重要路径” 这一逻辑,在不同领域具有共通的治理价值。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