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上海人称它“米苋”),有红色的,也有绿色的。有吃嫩枝叶的,也有吃硬枝干的(苋菜梗)。
我们宁波乡下最早吃的最多的是绿色的苋菜,那时候叫“打脑苋”,基本上是将种子散播在地耷里,让它发芽、抽叶 ,等长到二三寸长时进行间苗,这时扒出来的嫩苗,枝细叶小,如果直接清炒,不但缩水严重,而且吃起来就像是细丝一样没滋没味,只有在热水焯一下之后马上勾芡,才能使之饱含水分,吃起来鲜嫩可口,这就是宁波人说的“钻浆”。
等到苋菜枝干慢慢长高,叶子越来越多,就可以开始“打脑”——就是摘下它的顶芽、嫩叶或侧芽,用来清炒,这就是现在大家的吃法。在不断地打脑(整枝)以后,苋菜就会不断地分蘖,可以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美味的菜肴了。
我看到菜场里经常出售的一把把带根的红苋菜,就是我们乡下人常说的“秧基菜”——散播的苋菜长到七、八寸长时整株拔下来的;而那些没有根只有枝叶的就是打脑苋。
另一种苋菜是专门吃茎的,不能打脑,她的主干不但会长高,而且会越长越粗,这就是“苋菜梗”。
苋菜梗一根根拔下来,清洗干净,嫩头可以清蒸(饭镬里蒸熟,加点盐、酱油和香油,拌一拌就可以上桌,吃起来清口而鲜香,下饭、就酒都不错),老的一头可以做成宁波著名的“三臭”之一“臭苋菜梗”,做法和臭冬瓜、臭芋艿蓊一样,也真的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鲜,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一种我们宁波人叫“刺苋”的野菜,我童年时在野外随处可见,红红的菜梗,翠绿的叶子,红梗的嫩枝上长满了扎人的细刺,粗梗上这些刺都褪去了。拔回来的的齿苋一般都像苋菜管一样制成臭苋菜梗吃的。据说还是一味治疗“腹泻”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