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宁波考古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之际,20余位幸运市民通过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与甬派、宁波晚报联合组织的公众考古活动,有幸走进平日不对外开放的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并与河姆渡遗址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亲身体验了“做一天考古人”的独特经历。
上午9点半,市民们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统一乘车出发,怀着对史前文明的好奇与期待,开始了这场穿越八千年的旅程。 10点半,抵达神秘的井头山遗址。这处位于余姚三七市镇的史前遗址,直到2020年才对外公布考古发现成果。作为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贝丘遗址,井头山出土了大量贝壳、木器、骨器、石器等遗物,完美保留了史前人类的活动痕迹。该遗址曾荣获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多个重要奖项,但因考古工作的需要,一直未全面向公众开放,保留着一份神秘感。 在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专家梅博士的带领下,市民们参观了考古工地和文物临时展示棚,亲眼见到了八千年前史前宁波人留下的生活痕迹。梅博士详细讲解了井头山遗址的发掘过程和价值意义,让大家受益匪浅。 下午1点,大家来到了南侧约8公里处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里作为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重大考古遗址,出土了超过6700件文物,见证了距今七千年的人类历史。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并入选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活动中,专家为市民讲解了两处遗址的联系与区别。井头山遗址代表了距今八千多年的海洋适应性文化,展现了先民利用海洋资源的生存智慧;而河姆渡遗址则展示了距今七千年前的稻作农业文化,有着发达的干栏式建筑和稻作技术。两处遗址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宁波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序列。 参与活动的市民金女士兴奋地表示:“通过专家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井头山和河姆渡的关系,原来我们宁波有着如此悠久灿烂的史前文明,这让我作为宁波人感到无比自豪。” 本次活动是宁波考古70周年系列活动的第一期,主题为“从井头山到河姆渡,‘对话’史前宁波人”。活动全程免费,包括交通、午餐和专业讲解服务,旨在让公众走进考古现场,亲身体验考古工作,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主办方表示,公众考古活动打破了考古工作的神秘感,让市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考古发现,了解宁波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未来还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让更多市民能够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来。 下午2点,参观活动结束后,市民们统一乘车返回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结束了这次难忘的史前文明探索之旅。参与者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加深了对宁波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 ![]() ![]() ![]() ![]() ![]() ![]() ![]() |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