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睡眼朦胧的走到了桥上,静静的看着那棵大榕树上的鸟儿一群群的飞离,又看见那些早起在河边浣洗的村姑。我的思绪仿佛忽然飘向了远方,看见了那一幅幅旧时的场景。
阳光依旧毒辣的照耀着这棵大榕树,这条小河,还有那历经沧桑的拱桥。忽然,从小巷的尽头跑出一群光着身子,扛着门板的小娃娃们,他们三五成群,吆喝着冲向拱桥。几个小娃娃们,把门板向桥下一扔,然后顺势也扎入河中,那是夏日里农村娃特有的解暑方式。
只见,一个混身发黑的小个子特别精神,一个猛子潜入水中,悄悄的摸到同伴的背后,又瞬间窜了出来,吓得那娃娃赶紧“应战”,而有些则趴在门板上看起了热闹。
一旁正在洗衣的妇人则大声叫喊着,让娃娃们别闹得太凶了。
不远处的乌篷船上,一个黝黑的汉子正点着烟,看着这帮嬉水的娃娃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又是一个冬日的清晨,汉子躺在床上,艰难的对男孩说,你是家里的男丁,妹妹们还小,你要撑起这个家。
男孩似懂非懂的点着头,按着汉子的嘱托,独自一人摇着乌篷船去了邻村的渔市贩鱼,因为这是一大家子唯一的生活来源。
岸边的乡邻,看到男孩独自一人出行,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那一年,他才10岁。
男孩第一次离家,手里握着汉子给他的,家中唯一值钱的一幅古画,独自去城里谋生。他是这个家的骄傲,因为他从此要远离故土去过他想要的生活。
那天,几个不太懂事的女娃娃们,跟在一位妇人身后,站在桥上默默的看着那远去的小船。
突然,一阵铃声吵醒了我。姑姑说,你爸想吃炒米线了。
树还是那棵树,河还是那条河,桥还是那座桥,可河里再也看不到那娃娃们的嬉水,也不见了那黑色的乌篷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