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暑期自驾游记(20250907)
喜欢自驾游,于2025年7月末,带着家人去浙西走一走。
第一站去了金华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室内一条通道长达千米,每一层楼都有数条通道,共有五层,后来通过地图发现,商贸城竟然分为五个区,且五个区都能相互通连,而义乌的商贸城,又不仅仅只有一处。亲临了现场,才能体会什么叫义乌,什么叫世界的义乌。每个区域都有不同品类的商品,每种商品都有不同价值体现。有一个很奇特(正常)的现象,可能也是义乌生意人见多不怪且分辨力强吧,我们这种闲逛的散客,他们大都不会主动和你打招呼,如果你问起来,他们会直接告诉你,不零售,不内销,你只能讪讪离去。
晚上,逛了下佛堂古镇。古镇的形象千篇一律,倒没有什么特色。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可能外来人多的缘故,义乌江边竟然有露天的卡拉OK,仿佛三十年前的珠三角工业区一样。在义乌,能体会到繁荣,经济低迷的当下,而义乌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各处口音的交汇。占寸地而辐射天下,应该是义乌独有的骄傲。
第二站,进入了闻名遐迩的金华双龙洞。因叶圣陶的课文走红,入口极低,为一块巨大的山石俯罩于水流之上,需仰卧于船且不抬头才能进洞,本以为就是这样一直躺船上游览,谁知仅十数米之遥即进洞下船,步行游览。不过,洞中瀑布流水确实壮观(不知是人造还是山中暗河),但钟乳石并不多见。以上种种宣传时从未听讲过(文旅部门功不可没),实际上远不如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庞大及盘曲。
第三站,来到了衢州市水亭门文化街区,孩子提前找好了拍靓图美照的去处,和品尝当地口味鲜辣的餐馆。了解了孔庙南宗与曲阜孔庙的正统之争,且认真答题并学习“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圣人的智慧,需深入领略并思考。
第四站,夜宿于天下第一镇——江西景德镇。因是临时起意去的,并没有提前攻略,只是人云亦云的去了三宝村,了解了创始人李见深先生,并欣赏了那文老师的壁画首作。当下年轻人去打卡拍照的人非常多,有什么“躺不坪”的草坪,有可以“躺赢”的陶瓷盆,有什么歪脖子的“受气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概是文旅部门和商业运作的效果,引发年轻人的热潮,无可厚非。参观了中国陶瓷博物馆(人是真多),大略明白了瓷器的烧制与手作,以及锔瓷的由来及技法。想看看“无语佛”老人家,那里摩肩接踵,体验感没有,问,如果不看无语佛,转而看看同一厅的其他罗汉,答,也得排队,遂放弃。
因走马观花,所以并没有去到御窑博物馆,没有去到陶阳里,没有赶上周末的陶溪川夜市,但我们去了余二妹建造的瓷宫,看起来粗放的土楼状建筑,各种角度拍照都是充满诗意的。有现代美与古典美的结合,有绰约与娴雅的碰撞,有裙裾飘扬时漾起的历史尘埃,有阳光折射瓷片反射的琉璃幻境……
第五站去了全域旅游的婺源,拍了许多风景美图,宿在虫鸟争鸣的大山深处,跟着课本去旅行,拍了古道察关的照片,巧舌如簧的和竹筏老板讨价还价并持篙撑筏。拿起竹篙猜谜语——“在娘家青枝绿叶,在婆家面瘦枯黄,不提起倒还罢了,一提起眼泪汪汪”,大家一起互动。竹筏漾着清波,山风习习,波纹一丝丝的追赶,水下鱼儿在卵石边穿梭,两岸的翠竹缓缓后移,别有一番畅快的心境。
第六站去了安徽歙县的徽州古城,了解了徽州其时的风尚与辉煌,感慨去时的无奈与不甘。一个存在两千年的古徽州,竟三分于赣浙皖,想来,老徽州人会有多少遗憾和不舍。奈何历史的匆匆,任谁也无法阻挡。就像古往今来的三次中原士族南迁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到宁波,感慨第三故乡的整洁与宁静,收笔执刀,“出征!”
余好游,常驱车越山海,赴城镇,赏自然之造化,品异地之风情。又思岁月匆匆,恐上天不佑而致垂老,无法了却愿心。然中华之博地,若达心如愿,非三二年之功,方能不留缺憾。
如是,想人生种种,有需企及之渴盼,有须仰望之月光,有心念之所想,终有日进之动能。若心想事即成,何以存己之量?躺平乎?摆烂乎?不得解。
若多金且多闲,上无牵盼之目光,下无待哺之学童,琴瑟和鸣,温柔缱绻,可矣。
若忙时挥汗如雨,闲时声气不定,或囊中羞涩,家未成,业未兴,登高处而显气不足,罢了。
留一隅于心,安心,练心,向外可纵横捭阖,向内自省自身,终达渴盼,意方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