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绿智北仑,宜居未来——网络民生面对面走进北仑绿色脉搏  [复制]

阅读[] 回复[0]

发表于 2025/09/25 18:49:29 来自 浙江杭州

最后编辑时间: 2025/09/25 21:44:30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一座理想的城市,当以生态为基,让发展融入自然,最终将福祉化作市民日常的清风、绿意与心安。2025年9月24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仑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宁波市北仑互联网发展联合会、北仑生态环境分局、宁波北仑沃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网络民生面对面”系列活动。这次活动以“探绿智北仑,话生态未来”为主题,走进北仑三大生态标杆点位,实地感受绿色发展与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探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之路。

活动首站来到宁波(北仑)生态文明教育馆。据讲解员介绍,它是全省首家集生态建设成果展示、生态文明教育、低碳体验与智慧监管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该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积极传播绿色发展理念。馆方不仅构建了“1+X+N”生态科普体系,还牵头组建了上千人的环保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绿满港城”等公众参与行动,成为普及生态知识、推动公众参与的重要平台。



我专心聆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并兴致勃勃地体验了动手互动环节。在与讲解员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镇海棘螈经过人工培育并成功放归自然,其种群数量已恢复至一千多尾。镇海棘螈种群的显著恢复,正是北仑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卓有成效的一个生动例证。


随后,参访团抵达位于凤凰儿童公园内的城市绿野生态馆。据了解,该馆由全国首个区县级环保公益基金会——北仑“两山”环保基金会倾力打造。它依托凤凰湖、亲子草坪等自然景观,以“开放共享、生态融合、无界探索”为理念,运用多层次展陈语言探讨植物与人类的共生关系,成功构建了一个融合生态博物、文化传承与互动体验的综合空间,是北仑推动生态与人文融合的积极探索成果。

在这里,我们得以亲身感受自然之美的极致展现,体会人文关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散发的独特魅力,开启了一场探寻生命奥秘、追寻和谐的奇妙旅程。




此次探访中,通过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与交流,我收获了许多新奇的植物知识。例如,曾被誉为“地球独子”的普陀鹅耳枥,在一代代科学家(如钟观光先生)的不懈努力下,早已摆脱了“孤本”的命运。它的种子曾随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它的后代如今也已开枝散叶,续写着生命的传奇。此外,还有用于建造保国寺的黄桧木、诺奖得主屠呦呦用以提取青蒿素的青蒿等,都令人印象深刻,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一站,参访团走进了宁波北仑沃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实现了从最初被视为“低端回收”的第三方服务商,向全国危废管理标杆的跨越。其凭借自主研发的“废用用”智能管理云平台、“隆盒”“隆仓”等数字化设备,成功构建了危废全链条溯源与“绿岛模式”闭环。



作为一名曾主管过单位危化品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我深知传统危废管理的严格与繁琐——从申报公安、环保到分类建档,乃至危废(包括空容器)都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公司处理,环节复杂。而走进沃隆公司,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亲眼看到了他们如何将这套复杂的流程变得分类化、系统化、智能化。这让我对危废处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不禁大开眼界。
此外,公司还通过开放环保设施、打造“隆咖啡”主题空间等方式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正积极转型为生态解决方案提供商。据悉,其未来将深化AI技术应用,助力全球危废治理,这更令人对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本次“网络民生面对面”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与交流,集中展示了北仑将绿色理念融入教育、以自然探索启迪公众、用科技驱动低碳转型的多元实践。半日行程虽短,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仑”新图景,已清晰映现在众人心中。
最后感谢主办方和组织者张老师!感谢摄影大师!(文:沈国旭)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