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宁波女子被骗转账3万后,手机内竟无任何记录,细节曝光  [复制]

阅读[] 回复[5]

发表于 2025/10/16 14:42:12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近日,在宁波,警方对深陷电信网络诈骗的被害人李女士进行了劝阻。然而随着劝阻深入,警方发现,这场骗局在打着投资理财名目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新的手段——受害人手机内没有任何涉诈类App、投资群聊或可疑链接。这场看似“无痕”的骗局,最终在警方的坚持劝阻下被揭穿。


女子轻信“高收益”投资

转账3万竟无任何佐

市民李女士经朋友介绍,接触到了一款App,里面所谓的“高收益国债”项目让她动了心。随后,李女士又被推荐了一款名为“银信通”的App,可以定期接受所谓投资“导师”授课,App里的其他学员还在群聊中纷纷晒出自己的高收益。


当天,警方接到这起诈骗的预警,多次拨打李女士电话,而李女士却语气镇定,称自己不在宁波,也没有转账,就挂断了电话。警方核实其实际位置发现,李女士根本没有离开宁波,警方随即前往李女士的工作单位找到了她。


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区分局东郊派出所辅警李腾说,李女士跟他们讲是还朋友的欠款,之后又说是老家的装修款。她说自己没有聊天记录,也没有老家装修款的合同。“我们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如果是正常转账的话,她肯定会有相关的佐证,她全部提供不出来。”

双账号分工+即时删除

骗子诱导“无痕操作”


经过警方半小时反复沟通和反诈宣传,李女士终于放下戒备,承认自己正在参与所谓“高收益国债”投资,并已转账3万元,而她手机干净界面的背后,竟是一套诈骗分子教授的“无痕操作”办法。
李女士告诉记者,对方告诉她可以用两个账号登录。后来,她就用她儿子的账号先登录,每天都有“投资老师”讲课,讲完课就会发一个链接。“在我儿子账号里面,用那个链接发到我自己的账号里面,然后我就用自己的账号再登录。


对此,李腾表示,李女士本人的账号再点击这个链接,下载到自己的手机里,是仿冒的“中银香港”和“银信通”两个App。在“银信通”中,骗子进行理财授课,然后在仿冒的“中银香港”中进行操作。所有的涉诈App链接和涉诈App聊天记录都在她儿子的微信号中。

对方还叮嘱李女士,所有操作完成后,要把自己手机里的所谓理财授课App、投资App和转账记录都删除确保无痕

勿轻信高收益投资

拒绝“无痕投资操作”


这套“双账号分工 + 即时删除”的操作模式隐蔽性极强,如果警方没有及时上门、持续追问,李女士接下来打算追加的资金,也极有可能全部落入诈骗分子手中。

警方提示,诈骗分子处心积虑向被害人教授清除痕迹的步骤,目的就是为了规避公安机关的核查

手机可以删除记录,但骗局终会留下痕迹。警方提示,遇到承诺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一定要谨慎,更要拒绝对方要求的所谓“无痕投资操作”。


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区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毕李说,第一,任何国家项目不可能让个人微信或者多账户进行操作。第二,凡是正规投资项目,不可能承诺稳赚不赔,高收益高回报。第三,凡是让你瞒着家人、回避警察、秘密操作的一定是诈骗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5/10/16 16:16:51 来自 浙江宁波

安卓APP安全性太差

    发表于 2025/10/16 17:41:30 来自 浙江宁波

    3万就别管了,让她买个教训也好。

      发表于 2025/10/16 22:48:20 来自 浙江宁波

      轻信骗子

        发表于 2025/10/17 08:51:40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10/17 14:00:45 来自 浙江宁波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