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解码非遗生命力:内家拳第十四代传人赵洪伟的文武之道  [复制]

阅读[] 回复[0]

发表于 2025/10/27 15:07:44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杭州西子湖畔的晨曦中,赵洪伟身着素色练功服,气定神闲地舒展拳架。看似绵柔的招式中暗藏刚劲,起承转合间尽显武者风范。这位曾执教军校十四载、深耕党校教育二十余年的学者,如今以浙江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内家拳第十四代传承人的身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典范。从理工科高材生到武术名家,从职场精英到非遗守护者,赵洪伟用十年光阴诠释了传统文化传承者的精神内核。
1980年,18岁的赵洪伟以优异成绩考入海军工程学院物理系,在严谨的理工科训练中锤炼出缜密的逻辑思维。毕业后执教于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经历,让他对人体解剖学与运动力学产生浓厚兴趣。"骨骼肌肉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我理解武术动作提供了科学视角。"赵洪伟回忆道。在教学实践中,他常将力学原理融入武术教学,这种跨学科思维成为其日后武学精进的重要基石。
转业至浙江省委党校后,赵洪伟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深耕二十余载。繁重的行政工作并未消磨他对武术的热忱,反而让他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逐渐领悟到传统武术的文化深意。2015年在浙江省委党校有幸遇到前去授课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家拳夏宝峰掌门,首次接触内家拳,感叹内家拳的养卫智慧、易学易练的特点、养生健身防身和养颜塑形的功效、正心正体正行的要求、致良致用致约的目标、为国为家为己的情怀,深深的爱上了内家拳,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拳,身子正了、体重减了、大肚腩不见了、三高没了、精气神好了。
天命之年习练内家拳的决定,意味着要从最基础的站桩功重新起步。内家拳讲究"三正"根基,首重"正体"。初练站桩时,赵洪伟连基本姿势都难以保持,夏宝峰掌门严厉指导:"腰要如坐磐石,胯须下沉如钟,双膝不过足尖。"为掌握要领,他每日清晨雷打不动站桩半小时,仅用二十八天便悟得其中真谛。夏掌门特别强调:"站桩不在时长与姿态,而在功效。真正的功夫在于矫正形体,从根本上改善不良习惯。"夏宝峰掌门曾有一规矩,即“不收比自己年长者为徒”,但赵洪伟习拳之决心万分坚定,加之众多弟子也表态支持,夏掌门为其开了先例。2019年3月3日,赵洪伟在白云庄正式拜夏掌门为师,内家拳谱名“正洪”。受其影响,他的女儿、女婿都成为了内家拳弟子。

内家拳传承体系等级森严,六坛作为内家拳技术最高段位,全国仅十人获此殊荣。要晋升此境,需系统研习"十二归约(十二成一)"与中医暗器等核心技艺。2023年农历四月三十,赵洪伟参加《中国内家拳"秘传小九天"(阴阳十八法)》第十二期培训。在夏宝峰掌门的图解阐释中,"十二成一"的奥义逐渐明晰:"一法通万用,万殊归一理",这种"以一御万"的哲学思想,成为破解内家拳精髓的关键。
培训期间,赵洪伟系统掌握了十二成一的核心要义:既要把握"一"的统领性,又要理解"十二"的系统性;既要通晓"万"的变化性,更要领悟"一"的恒定性。夏掌门以丹道理论喻拳理:"古云'丹经万卷不如守一',内家拳的至高境界,在于把握那个统摄万象的'一'。"这种辩证思维让赵洪伟豁然开朗,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荣膺内家拳六坛传承人。
在十年修炼历程中,赵洪伟不仅精进武技,更深刻领悟到内家拳的文化内涵。夏宝峰掌门常言:"练武之要,不在苦练时长,而在实效修为。"这种务实精神与赵洪伟的学者品格相得益彰。每当夕阳西下,他总会在练功后驻足观察年轻传承人的训练,目光中饱含对武术传承的殷切期望。
值得注意的是,赵洪伟是国内仅有的两位持有AB两级证书的内家拳教练员之一,单在省党校就累计指导600余名学员习练内家拳。此外,他还是国内首批内家拳裁判员,是全国4位获得首批裁判员证书的专业人士之一。
暮色中的练功场,赵洪伟收势凝神,额角汗珠映照着晚霞余晖。这位跨越多个领域的传承者,用十年光阴践行着"克绳祖武、行健自强"的拳训。在他看来,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技艺复制,而是要在当代语境中重构价值体系。"内家拳的魅力,在于它将武学哲理、中医智慧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
作为党校教育工作者,赵洪伟特别注重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化。他将内家拳的"正体"理念延伸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以"站如松"的武者姿态比喻"行如风"的务实作风。这种跨界融合的思考,使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焕发出独特生命力。
站在西子湖畔,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雷峰塔,赵洪伟意味深长地说:"内家拳的传承,需要扎根华夏大地,贯通文理之道,最终走向世界舞台。"这位花甲之年的传承者,依然保持着每日寅时即起的练功习惯,在一招一式中续写着非遗传承的当代篇章。他的故事启示我们: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坚守本真的同时,不断与时代对话、与世界共鸣。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