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权作为不动产权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调和不动产相邻各方的合理权益。在高架、高速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场景中,因道路与周边不动产形成紧密的空间相邻关系,相邻权的适用问题愈发凸显,但并非绝对适用,需结合具体事实、法律规定及利益平衡原则综合判定。
一、相邻权的适用前提界定相邻权的本质是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物权时,对相邻方合法权益的尊重与保障义务。在高架、高速场景中,其适用需满足“直接影响” 这一核心前提,即道路的建设或运营行为对周边不动产的核心权益造成实质性干扰,主要体现在两大维度:
(一)通行权益的保障需求通行权是相邻权的基础内容之一。若高架、高速的建设过程中,占用或阻断了周边居民、企业长期依赖的通行道路,且未提供合理的替代通行方案,导致相邻方日常出行或生产运输陷入困境,则构成对通行权的侵害。例如,乡村道路因高速公路建设被截断,且无其他可达通道时,周边村民可依据相邻权要求建设方开辟新通道或提供必要的通行便利。
(二)安全与环境权益的维护需求高架、高速的运营会产生噪音、震动、扬尘等环境影响,若这些影响超出合理范围,或道路设计施工存在安全缺陷,将直接侵害相邻不动产的使用价值与居住安全。具体包括:噪音超标干扰正常生活休息、车辆通行产生的震动损害房屋结构、道路边坡不稳定引发地质风险、视线遮挡影响出行安全等情形。此时,相邻方有权基于相邻权主张权益保护。
二、实际适用中的核心考量因素在处理高架、高速相关的相邻权纠纷时,法院通常会从证据效力、法律依据、利益平衡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判断,形成规范且合理的裁判逻辑。
(一)严格的证据要求主张相邻权需承担完整的举证责任,主观感受不能作为权利主张的依据。在环境影响类纠纷中,需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按照法定标准(如《声环境质量标准》)出具检测报告,明确噪音、震动等污染指标超出限值;在通行受阻纠纷中,需提供土地使用权证、历史通行记录、周边路况证明等材料,证实被阻断道路为必经通道且无替代方案;在安全隐患纠纷中,需通过工程质量鉴定报告等证据,证明风险与道路建设施工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二)法律与政策的边界限制高架、高速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其建设需经过严格的规划审批程序。若建设行为完全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且已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隔音屏障、加固边坡、设置排水系统等),则相邻方的诉求可能受到限制。例如,《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明确了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对于控制区内合法存在的房屋,需区分损害是因道路建设直接导致还是正常使用的合理影响,避免过度苛责建设方。
(三)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平衡法院在审理此类纠纷时,需兼顾公共基础设施的公益属性与相邻方的合法权益。高架、高速的建设旨在提升区域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公共利益属性。若道路建设符合公共利益需求,且建设方已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采取了必要的减损措施,对于相邻方提出的超出合理范围的诉求,法院可能不予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益需绝对服从公共利益,若确实造成了实质损害,仍需通过合理方式予以补偿。
三、常见争议类型及处理路径(一)通行受阻纠纷处理此类纠纷的关键在于认定被阻断道路的性质。若能证明该道路为历史形成的必经通道,且无其他合理替代路径,法院通常会判决建设方承担相应责任,具体方式包括:开辟新的通行通道、提供临时通行设施,或一次性支付通行补偿费用。在协商阶段,相邻方可与建设方、当地政府就替代通道的选址、建设标准等进行沟通,优先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
(二)噪音、震动等环境影响纠纷此类纠纷的处理以 “超标与否” 和 “因果关系” 为核心。若检测结果显示污染指标超标,且与高架、高速的运营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建设方需采取进一步的减损措施,如升级隔音设施、优化道路养护方案等;若采取措施后仍无法达标,或确实造成了房屋价值减损、生活质量下降等损失,相邻方有权要求经济赔偿。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实际损失(如房屋维修费用)和合理的预期损失(如房屋贬值部分),具体金额可通过专业评估确定。
(三)安全隐患纠纷若因道路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相邻不动产存在安全风险,如边坡滑坡隐患、排水系统堵塞引发内涝等,相邻方有权要求建设方或管理方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隐患。若已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损害,还可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主张侵权赔偿。建设方或管理方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否则需承担全部责任。
四、维权建议与总结相邻权在高架、高速场景中的适用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主张权利时需遵循合法、合理的原则:一是注重证据留存,及时固定检测报告、现场照片、沟通记录等关键证据,为维权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熟悉法律程序,可优先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与建设方、政府部门沟通,协商不成时再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途径解决。根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对行政征收等行为不服的,需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避免丧失法律救济机会;三是合理界定诉求,结合实际损害情况提出合法合理的主张,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借助专业力量维护自身权益。
综上,高架、高速场景下的相邻权纠纷处理,需在法律框架内兼顾各方利益,既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的正常建设与运营,也充分维护相邻方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效益与个体权益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