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回复[3]
发表于 2025/11/14 09:29:10 来自 浙江宁波
最后编辑时间: 2025/11/14 10:58:51
分享到: qq sina
有点空,总想利用碎片时间赚点私房钱,上一篇被某公众号看上,白捡了300块,但是现在好像写不出年轻时候那种,恩怨情仇,弯里万凹里凹的小说,继续练练手吧。 我有个朋友,在一个夏夜喝着啤酒时,和我聊起了他心中盘桓已久的“躺平三重奏”。这三段人生,像三道深浅不一的刻痕,映照出命运中主动与被动的千钧重量。 第一个故事关于他在上海的同事。她应该说还是男朋友是大厂程序员,相识近十载,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轻盈——不领证,不生育,不置业,老家父母的房子已是退守的堡垒。2023年春天,他们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愕然的决定:双双辞去工作,远赴云南,在一片看得见苍山洱海的地方,盘下了一家小小的民宿。每天不是过民族节,就是找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征服雪山。如今,他们的朋友圈里,是晨光中的薄雾,是黄昏下的炊烟,日子仿佛一首精心铺排的抒情诗。朋友说,这是第一重躺平,一种主动的、有底气的“诗与远方”,是看遍繁华后的从容转身。 第二个故事,则带着些许江湖传奇的色彩。他妻子曾经的一位领导,其丈夫是宁波中信的资深高管,等儿子读大学了。在行业的顶峰时期,却毅然递交了辞呈。他与妻子一同南下大理,包下了一片茶园。视频里,昔日的金融精英皮肤被日光镀成了古铜色,在茶垅间忙碌,笑容里是前所未有的松驰与满足。南塘老街和慈城的茶室早被他们忘到九霄云外了。这种躺平,是斩断名缰利锁后的主动超脱,是于喧嚣红尘外,另辟一方宁静天地。 然而,第三个故事的画风却急转直下,露出了生活最粗粝的底色。朋友的爸爸,活了大半辈子,信奉的是“吃光用光,身体健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即时哲学。他常挂在嘴边的是:“死了都是一炮灰,大海里一扔最干净。”那份超然,曾让同龄人暗自羡慕。可岁月无情,当年华老去,体力衰退,临近60岁,为了凑足社保费用与自己烟酒钱,这位曾经洒脱不羁的老人,不得不弯下腰,去小区当了保安,甚至拖着老迈的身子去替货代送报关单。如今,他躺在病榻之上,生命的尊严仿佛与力气一同流逝。他会因为孙子没能按时来探望而默默垂泪,家人在旁也只能善意的谎言维系着最后的体面:“爷爷您放心,我们都陪着您呢。” 听完这三个故事,我们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夜风吹过,啤酒瓶上凝结的水珠悄然滑落。朋友猛饮一口,苦笑道:“你看,这大概就是躺平的真相。”有人如他的同事与那位高管,是人生的主动掌舵者,他们的“躺平”是转换赛道,是阅尽千帆后寻得的彼岸。而他的爸爸,却是被生活与时间被动击倒的,晚景的凄凉,源于早年潇洒背后未铺就的退路。 “我这辈子60岁前,”朋友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尬笑的缓缓说道,“怕是‘躺不平’了,也许一个家躺平的名额只有一个。”但语气里,已没有了不甘,反而是一种认命后的坦然。他深知,劳碌命未必短寿,潇洒命也不见得长安。人生百态,各有其债,也各有其渡。 那一刻我明白,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承受,最终都需要我们与自己的命运,达成最深度的和解。就像那瓶两块钱的啤酒,有人递给你时,是治愈;若无人递酒,自己也要学会,为自己寻得那一份清凉与喘息。
Author -关注 -粉丝
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 2025/11/14 10:18:08 来自 浙江
这篇文章写的不怎么酣畅淋漓,中评给个7分吧期待下期的大作
写好了,发布
来自: 掌上东论
-关注 -粉丝
发表于 2025/11/14 10:24:44 来自 浙江
来自: 东论 iPhone客户端
{{item.Summary}}
{{item.business_hours}}
{{item.address}}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arrow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